番薯情
作者:凌煙
番薯情
文:凌煙
我的外公柯德復師承西螺七崁阿善師的嫡傳弟子,藥方與
接骨技術曾讓骨科醫師自嘆弗如,在我的印象中,他總是不茍
言笑,一言一行分外嚴肅謹慎,不輕易表露感情,卻會隨時訓
示晚輩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在我小時候,對他是有些畏
懼的。
「以前你外公都教我們『丈二錘要留三尺後』,也就是『好
天要存雨來糧』的意思。」
「我們一大群孩子大家都很勤儉,因為你外公教我們凡是
能吃的東西,一點一滴絕對不能浪費。」
母親一直都愛拿外公教她們的道理來教育我們,尤其是在
外公過世後,一方面是懷念,一方面是看不慣年輕人的生活態
度,開口閉口便都是外公說。
「你外公說做人要有量才會有福,他活到九十多歲,一生
身體健康,子孫賢孝,可以說非常有福氣。」
母親回憶她未出嫁前在家鄉種田的情景,她說每當家裡在
犁番薯時,外公總會特別交代她們幾個姊妹,不要把番薯撿太
乾淨,多留一些給人撿.因為農業時代的艱苦人特別多,全家
人一年的食糧都得靠田裡的收成,田地不多的通常種了五穀雜
糧便無法種番薯,只能等別人的番薯田在犁時去撿拾掉落的部
分,做人有量和沒量在此時就很容易分別。
而在犁番薯時多留一些給人撿,是從我外曾祖父就留傳下
來的家風,外曾祖父在家族中的輩分極高,人人喊他「萬成叔
公」或「萬成叔公祖」,外公年輕時兄弟尚未分家,外曾祖父
手頭有十多甲地,在村中算是「火相的」(風光的)人物,而
他最為人稱頌的即是他的好度量。
母親說她小時候家裡的番薯田要採收,幾乎是一年一度的
大事,左鄰右舍皆來關心哪一天要犁,只等著外曾祖父一句話,
而他會從傍晚日落西山時開始觀星望斗,研判隔天的氣候好不
好?會不會有西北雨?晴天才能犁番薯,曬番薯簽時最怕遇到
西北雨。
只要外曾祖父一宣布說明天要犁番薯,大家立刻爭相走告,
等著隔天午時到田裡幫忙割番薯藤,誰割到哪一壟就能撿那一
壟脫落的番薯,而外曾祖父除了交代家人整掛的拎一拎就好,
落去的不要撿以外,每個來撿番薯的人,他都會另外加贈一擔
番薯讓人擔回去。
因為上午要曬番薯簽,所以犁番薯都在午後,而想撿番薯
的人就得頂著中午火熱的大太陽搶割番薯藤,說起來並不輕鬆,
會來撿番薯的也多是一些艱苦人,為求溫飽得比別人加倍努力。
番薯一年只收成一次,曬成番薯簽得吃一整年,母親說她
小時候吃番薯簽吃到目眶紅,農家作物向來自給自足,豐收時
多餘的部分才外賣,要曬番薯簽時會將好的和有蟲害「臭香」
的番薯分開,曬乾時最怕遇到西北雨,淋到西北雨的番薯簽因
為澱粉被洗掉會不甜,煮起來又像一條條蚯蚓似不會爛,若再
加上「臭香」,大概就只能含著眼淚往肚裡吞。
我小時候在故鄉成長的那段日子,也曾帶著弟弟去田裡挖
番薯,犁番薯時會一併翻土將番薯藤埋入土裡做肥,一陣雨後,
那些沒撿到被埋在土裡的番薯便紛紛冒出綠芽來,吸引我們一
群孩子去挖寶,雖然那年代農家的生活已改善許多,我仍有吃
番薯簽的記憶,只是我吃的是番薯簽飯,而母親小時候吃的是
只有少許米粒的番薯簽湯。
想我的外曾祖父與外公他們生長的年代,民生是多麼艱困,
在勤儉度日的同時,要有多寬厚的胸襟,方能仁慈待人,這讓
我想起一句臺灣俗諺:「番薯毋驚落塗爛,只求枝葉代代湠(延
續)」時代一直在改變,除了物質以外,我們還能給下一代什
麼?我希望在我的血緣中也延續了外公他們「嚴以律己,寬以
待人」的風骨,在我的下一代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