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越臺灣屋脊
作者:吳美枝
橫越臺灣屋脊
文:吳美枝
八通關古道,建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
是橫貫臺灣東西部的三條古道中長度最長的,也是
臺灣目前僅存年代最久的橫貫道路,西起林圮埔(今
南投縣竹山鎮),東至璞石閣(今花蓮縣玉里鎮),
全長152公里,當年開鑿的構想起自於沈葆楨,是
目前唯一被列為國定古蹟的古道。
八通關古道的開鑿是清政府經營臺灣中部地區
的重要轉捩點。1874年(清同治13年)日軍以
牡丹社事件為藉口,出兵攻打臺灣的原住民,加上
其他列強也覬覦臺灣,清政府開始意識到臺灣的重
要性,沈葆楨於是提出「開山撫番」的建議。當時臺
灣西岸平原的墾殖已接近飽和,移民為了開發利益,
經常發生械鬥,而東部因中央山脈的阻擋,漢移民
八通關古道今貌/許崇誠攝影
無法前往開闢,所以仍是一片未開發的蠻荒之地。因此,沈葆
楨的「開山撫番」之議,不僅是時勢所趨,也是漢移民樂見的
政策。在清政府奏准後,沈葆楨勘查臺灣全島形勢,擬定開發
三條貫穿臺灣東西部的橫貫道路,包括北路(由噶瑪蘭蘇澳至
花蓮奇萊)、中路(由彰化林圮埔至花蓮璞石閣)以及南路(由
屏東射寮至臺東卑南);其中的中路就是現在所稱的「八通關
古道」,是由總兵吳光亮負責闢建。
吳光亮在奉命督築中路後,即在廣東招募三千多名壯丁渡海來臺,
時稱「飛虎軍」,並在集集紮營。1875年 1月,吳光亮率兵由林圮
埔開山東進,經大坪頂、鳳凰、牛轀轆(原隸鹿谷,1955年改隸
水里,現稱永興村)、茅埔、八通關、大水窟,以迄璞石閣,同年
11月完工。整個工程從200公尺的平地,一直進行到3,000公尺的山區,
除了要面對自然環境的嚴酷考驗,還要防範原住民的突襲。
吳光亮憑藉其意志力,帶領僅有簡單工具的士兵,竟能在11個月內完
成這條全長152.64公里的道路,實屬奇蹟。
八通關古道完工後,清廷隨即廣募漢民,配合官兵屯墾,
並開放閩粵移民來臺墾殖。只是,拓墾政策因惡劣的天然環境及原住
民的抵抗,成效不彰,不到20年的時間,八通關古道也因招墾受挫而
連帶的日益荒廢。臺灣進入日治時期,日本殖民政府曾重修八通關古
道東段,但後來即因布農族的抗日事件,而封鎖了古道。之後為了實
行理蕃政策,日本政府重新測繪路線,分東、西兩段另闢一條「八通
關越嶺道路」。
1919年6月,在大批武裝警察的警戒下,八通關越嶺道路
正式動工,並於1921年1月完工。東、西二段以大水窟為分
界點,西段自楠仔腳萬(今信義鄉久美村)起至大水窟,長約
42公里,東段自玉里至大水窟,長82公里145公尺。日人修
築之八通關越嶺道路與清朝之八通關古道,路徑完全不同,幾
乎沒有重疊之處。八通關越嶺道路除聯絡東西部交通外,也用
來加強對深山原住民的統治與「教化」,並進行林野自然資源
的開發與掠奪,故沿線設置眾多警官駐所的相關設施。二次大
戰結束以後,八通關越嶺道路曾一度荒廢,後經臺灣省林務局
整修部分道路,作為林業維護與管理之使用。現存古道一部分
為清古道,一部分為日治時期古道,而日治時期古道占大部分,
且維護較好。
無論是清朝興築的八通關古道,或是後來日人興建的八通
關越嶺道路,都會經過八通關草原。海拔2,800公尺的八通關
草原,位於玉山北峰和八通關山的交界處,是中央山脈與玉山
山脈之間的鞍部。八通關原稱八同關,為鄒族語Pattonkan的
譯音。當年吳光亮開路至這片草原時,因震撼於豪邁壯闊的草
原景致,並期望以此為基點建立四通八達的通道,故命名此地
為八同關。1888年(清光緒14年)《臺灣番地圖》將八同關
改稱為八通關,八通關的地名便沿用至今。當年八通關古道能
在崇山峻嶺中被開鑿成功,實拜吳光亮果敢的領導能力。
吳光亮生於1840年(清道光20年),是廣東紹州府人氏,
人稱吳大人、吳統領,是一位堅忍強硬的軍人。他於1874年(清
同治13年)以總兵身分來臺,在臺灣奉獻了11年的歲月,除
了開闢八通關古道,並撫墾後山、教化原住民、開發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