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峽谷
作者:劉克襄
太魯閣峽谷
文:劉克襄
在我們平常看到的河流,經過大地時,往往像犁田一樣,
輕輕地劃過。溪水若流量小,形成小溪,人們利用來灌溉、捕
魚。溪水若愈聚愈大,形成寬寬的大河,說不定,還能航行。
這些河流還有一個特色,都離我們很近;縱使築了堤防,
好像走下一個樓梯就到了。在東部的花蓮,我們卻有一條難
以想像的大河,叫立霧溪。它像一把很銳利的刀子,劃過蛋
糕般,在經過的大地,留下了很深很深的溝痕。
我們若站在這條溪旁邊,彷彿是站在八、九層樓高的房子,
往下眺望地面。更驚奇的是,抬頭往上,天空也變得非常窄小,
周遭都是垂直壁立的山崖。
為何這條溪能夠形成如此特別的環境,難道它的水流力道
特別強悍,可以一直侵蝕,最後形成很深很深的峽谷?當然不
是,主要還是在這條溪,流過了一塊與眾不同的土地。
到底它流過的地方是哪裡呢?這條溪流切過的地方叫太魯
閣。太魯閣的地理,不像我們常見的山區,溪岸兩邊都是蓊鬱
的森林。
立霧溪旁邊,遍布的幾乎都是深厚的大理石岩層。這些岩層累
積了數千萬年的歷史,經過很多回的地層變動,如今緊密連結,
不再剝離,也不容易崩落。
立霧溪的流量很大,若是流經一般的環境,一定是條大河。
但在這裡,它的溪水被岩層拘限。只能往下切,一直切。隨著
時間的長年沖刷,從遠古至今,終而切成今日垂直的峭壁,以
及深邃而壯觀的峽谷。
這一條峽谷中,最為壯觀的一段,叫錐麓斷崖。峭壁長約
1.2公里,高達60公尺深,與對面斷崖隔著溪,緊緊對峙。從
中橫公路上仰望,高不見頂。很多遊客來到這裡,都會發出驚
嘆的讚美聲,不敢相信世間還有如此壯麗的地景。
太魯閣峽谷當年是如何發現的呢?相信大家也會很好奇。
這段險峻的峽谷,最早的發現者是太魯閣族。三百多年前,
他們的祖先從霧社翻過中央山脈,移居到立霧溪流域。在尋找
新家園時,意外地發現了這處壯麗的峽谷。
但太魯閣山勢峻峭,他們只能從錐麓斷崖上方,開闢出一
條細瘦的山路,小心地通過。由於緊鄰太魯閣峽谷,路徑很窄,
多半僅有一公尺,僅能容下並立的雙腳。走過時,不免扶壁而
行,不敢交談。這條山路即後來的錐麓古道,當時是立霧溪流
域各個部落間聯繫的要道。
後來,日本人據有臺灣,為了征服太魯閣族,他們強徵其
他族群的人,以鐵索自崖頂懸垂而下,在石壁埋設炸藥,以爆
破方式將古道拓寬;好讓更多的軍隊和火炮,從容進入。
目前的古道,還保存有非常完整的一段,大抵從巴達岡到
錐麓斷崖一景/臺灣微庫提供錐麓斷崖一景/臺灣微庫提供
合流慈母橋為止,全長16公里。其中,錐麓斷崖部分,修築在
海拔平均七、八百公尺之間,平緩順暢,視野遼闊。
立霧溪也不只擁有豐富的大理石岩層,它的上游還蘊藏著
豐富的黃金礦脈。早年西班牙人、荷蘭人都曾來此採金,因而
還有黃金河的美名。
等日本人到來,為了採金,還沿著立霧溪邊的崖壁,再嘗
試著鑿出一條只有一個人能走的路。所幸,立霧溪上游屬於崇
山峻嶺,開採不易,這個計畫並未成功,自然生態得以完整的
保存。
但也因日本人的開採,錐麓斷崖下方,深如暗縫的峽谷,
才得以讓世人一睹其真面貌。目前,我們去太魯閣觀光,經過
一處著名的九曲洞,就是這裡的精華所在。
四十多年前,為了國防和交通運輸,政府還徵召了許多榮
民弟兄,開闢了一條橫越中央山脈的中橫公路,同時擴充太魯
閣石壁裡的山路,多數國人才有機會搭車前往。
如今沿著中橫公路進入立霧溪流域,只見公路時而在溪左,
時而跑到右邊;忽兒穿過橋梁,忽兒又進入山洞。下來行走時,
一路驚見,一線天的幽深峽谷,垂直如壁的大理石岩層,峰迴
水轉的清澈曲流,滾滾浩蕩的水瀑漩渦等等景觀,更令人驚嘆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難怪,太魯閣峽谷被譽為臺灣最壯麗的景觀,同時也被認
定為世界級的自然景觀遺產。很多外國人來臺灣旅遊,除了故
宮之外,另一個必訪的地點便是這裡。
太魯閣峽谷的形成,很巧妙地結合了許多自然界的意外。
首先,千萬年來長期堆積的沉積物,形成大理石的前身—堅固的石灰
岩。接著,受到地熱及上層堆積物的壓力,還有造山運動的影響,地層上
升。最後,在立霧溪長期下切的侵蝕下,形成了壯麗雄偉的垂直峭壁。
如今,峽谷中有中橫公路經過。其中,九曲洞隧道全長1.2公里,隧
道兩側進入,步行約30分鐘,一般認為是太魯閣峽谷聞名於世的最精華
路段,也是從事峽谷自然生態之旅的最佳路線。
沿著步道,觸目所及盡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斷崖和峽谷,還有連綿曲
折的山洞隧道。向下俯瞰,立霧溪水急湍而澄澈。往上仰望,兩岸山壁緊
緊對峙的險峻而高聳。此一高山深壑的瑰麗奇景,著實獨步世界。
知識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