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滬尾看石滬

作者:彭增龍

到滬尾看石滬 第一頁 到滬尾看石滬 第二頁
到滬尾看石滬 文:彭增龍 石滬,是臺灣先民發展出來的傳統漁撈設施,許多海邊目 前仍然可以一睹它的風貌,並藉此抒發思古之幽情。臺灣最負 盛名的石滬,當屬位於澎湖縣七美鄉的雙心石滬,這座石滬由 卵石堆疊而成,狀似兩個心形,由於有愛情象徵,因此遠近馳 名,成為遊客造訪澎湖的重要風景勝地。 其實,臺灣先民利用石滬捕魚的地方很多,光在北海岸一 帶,從石門、三芝到淡水,再加上對岸的八里,就有二十幾個 大小不一的石滬,由此可以想見,石滬在移民社會漁業生活上 的重要地位。淡水早期被稱為「滬尾」,說法之一,就是淡水 位於北海岸石滬群的「尾端」而來的。淡水的石滬群分布在沙 崙海邊、洲子灣等地,向北延伸與北海岸其他地區的石滬連成 一氣,向南則與八里的石滬隔淡水河岸相對,形成臺灣北部最 大的石滬群。 澎湖七美雙心石滬/翁志榮(艾波利)攝影,李靜嵐提供 早期淡水地區設置石滬的主要目的,據老漁民們說是為了 捕捉鯊魚。原來,早年的淡水河未受到家庭及工業廢水汙染, 河口的漁產極為豐富,加上從臺北盆地漂流出來的家禽與家畜 屍體等,便成了鯊魚們最喜愛吃的腐肉,因此淡水河口經常聚 集很多的鯊魚;漲潮時,鯊魚順著海水進入河內大飽口福;退 潮時,淡水河的水流會湧向沙崙附近海域,鯊魚也往往跟著潮 水游向這一帶的石滬,潮水從石縫流逝之後,鯊魚即成為漁民 們的甕中之鱉。當然,兇猛的鯊魚不容易制服,漁民們要靠棒 棍、鐵鉤和魚叉等工具合作捕捉。一般先用魚叉鏢住鯊魚,將 牠們拖向岸邊,然後再用鐵鉤鉤住鯊魚,以棍棒敲昏後拖上岸, 才算大功告成。而這些捕捉來的鯊魚,就是製作淡水特產—魚 丸的最佳材料,如今,淡水魚丸之所以能夠在臺灣打出響亮的 名號,成為前來「滬尾」老街尋幽訪勝的遊客必嚐美食,早年 這些石滬的功勞可真不小呢!當地的婦女人家和孩童也會在退 潮後,三五成群的在石滬內撿拾擱淺的魚蝦和貝類等,形成了 一幅相當特別的漁忙景象。 北海岸石滬的風光歲月,隨著淡水河和附近海域的逐漸污 染,魚苗生存不易、魚貨量銳減和產業變遷等,而變得幾乎英 雄無用武之地。時至今日,它們似乎只殘存在老漁民們的念舊 情懷裡,或是隨著潮起潮落,在夕陽與浪花之間默默的崩毀、 凋零。 幸好,終於有一群人感受到石滬的魅力和文化價值,他們 從洲子灣出發,開始進行重建石滬的愛鄉計畫。在 2004年暑 假,這一群住在興仁社區的居民,準備了三牲與素果等,齊聚 海邊這座家鄉先民留下的殘破石滬面前,焚香向海神祝禱, 隆 重地舉行「大家來造石滬」的開工儀式,然後,一連串與先民 生活接軌、和社區遺產對話的文化工程便推展開來。經過數年 時光,有愈來愈多的居民不斷關懷與投入,參與的人包括社區 公民、社區內的老師與學生等,他們一起努力,終於讓原本殘 敗不堪的石滬景觀,又逐漸恢復原來的面貌。雖然,這座石滬 已經失去了捕撈漁獲的功能,但是,石滬內日益繁衍的多樣生 態,卻成為當地居民的另一種資產。興仁社區更因為這項社區 營造的成就,榮獲行政院營建署評選為全國海岸生態示範社區。 每當夕陽餘輝斜灑在洲子灣畔,每當漲潮盡退、洲沙與礁 石出露、濕霧與海風輕拂之時,徜徉在這座位在滬尾的石滬之 內,或友魚蝦而嬉貝蟹,可以圖個怡然自得;或坐於疊垣之上, 遙想先民生活映像,也能別有一番風情。閒暇之日,不妨與家 人相約到此走走! 石滬 石滬是先民利用石塊在沿海砌築一種極具智慧的捕魚陷阱。臺灣地處 太平洋洋流運動的要衝,魚群經過海峽時,容易受洋流擠壓而有特別靠近 海岸的現象。聰明的先民們,合作拾取海岸盛產的石塊,選擇海岸地形穩 固、潮汐紊亂,魚群易迷路之處,堆疊成「石滬」這種既原始又安全的捕 魚設施。隨著漲潮而來的魚群,在潮水從石縫退去後,就被攔魚堰阻隔而 擱淺於石滬內,成為漁民們的囊中物。石滬是先民智慧的結晶,由一個家 族或多個家族聯合興建,擁有10 戶內的漁權,並有政府認可的權狀保障。 知識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