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廣福的開墾故事

作者:吳美枝

金廣福的開墾故事 第一頁 金廣福的開墾故事 第二頁
金廣福的開墾故事 文:吳美枝 「金廣福」是全臺最著名的「墾號」,用現代用語來說即是土地開發公司,而臺灣西部的土地開發大部分是由「墾號」出面執行。19世紀初,原在桃竹苗河谷中務農的粵籍農民,開始往各河川的上游爭取生存空間。由於河川上游屬於泰雅族、賽夏族等原住民的領域,所以組成的墾號須建立隘防,稱為「隘墾」,此即武裝性的土地開發。當時北臺灣有許多開山墾號,其中最大的隘墾就是「金廣福」。 「金廣福公館」位於新竹縣北埔鄉,面積 700平方公尺,創建於 1835 年(清道光 15年)左右。「公館」為早期臺灣移墾社會常見的公共建築,除了作為佃人繳交田租給墾戶的場所,也是佃人聚會棲息之場所。而金廣福公館的建立,是為了因應閩、粵籍墾戶辦理竹塹城東南山區墾隘業務之需所設立的,不僅辦理佃人繳租的墾務,又兼辦隘丁領取隘費、隘糧等事務,拓墾初期並作為經營收購山產及販售用品生意之用途。 清乾隆年間,新竹沿海平原地區大致已被閩籍墾民開發殆盡。到了雍正初年,許多粵籍墾民來到新竹,發現較易開發的新竹中央平原地帶,多數已被閩籍人占據,粵籍人只好在平原周邊的近山地區立足,例如新豐、竹北一帶。由於移民不多,閩、粵間的衝突不大,是為閩粵並肩共同開發的時期。到了乾隆、嘉慶年間,大量移民湧進,土地紛爭日益增多,閩粵間難免發生武力鬥爭。由於平原及周邊地區開發已達飽和,粵籍移民被迫沿著鳳山溪谷向內陸山區前進,於是開拓了今日的關西、芎林、橫山、竹東一帶。此時粵籍人必須面對山區平埔族及原住民,免不了產生激烈的衝突。 新竹地區的開墾形態極為複雜,在各地往往可發現閩籍與粵籍人士共同開墾新竹地區的事蹟,包括乾隆年間員山庄的開墾、「金惠成墾號」與竹東地區的開墾、陳長順開墾南河一帶、「金廣福墾號」拓墾大隘三鄉等,都是閩粵兩籍人士共同合作開墾的具體事蹟。其中由現存的古契字,可知「金惠成墾號」是於 1826年(清嘉慶 11年)組成,內部組織除了粵籍七股之外,另七股就是由在新竹城的閩籍紳商、舖戶所組成。而竹塹城閩籍殷戶陳長順參與南河一帶的開墾之前,粵籍墾民已在附近地區拓墾多時,由於無法斷絕「番害」,隘糧又嚴重不足,附近九鑽頭等十餘莊業佃於是決議延請陳長順接管墾務,深入南河地區設隘。至於「金廣福墾號」更是在官方的促成與支持下予以成立。 西元 1826年(清道光 6年),淡水的地方首長李慎彝,發現漢人因拓墾和原住民不斷發生衝突,為使開墾荒地更為順利,遂命中國廣東籍的客家人姜秀鑾與中國福建籍的福佬人周邦正兩人,共組「金廣福」墾號。「廣」意指中國廣東的客家人,「福」則是中國福建的福佬人,而「金」是因當時商人喜歡以「金」字冠號,代表好采頭。當時,閩、粵籍移民共捐銀 25,200圓,閩籍墾戶首周邦正住在竹塹城內,主管有關衙門公事和會計事務,並掌管戳記;粵籍墾戶首姜秀鑾則進駐墾區,擔任守隘防「番」和督工開墾的任務。 1835年左右,姜秀鑾率領閩粵兩籍佃農數百人自樹杞林(今竹東)附近,進入南興庄建立據點(即今北埔、峨眉、寶山三鄉),建設隘寮 36處,共配置隘丁 260名,拉長隘線,北起樹杞林南至雙溪,形成一個大防禦線,因而北埔、峨眉、寶山三鄉又被稱為大隘。此為新竹地區最晚開發的地方,是泰雅族與賽夏族世居之地,漢人進駐開墾十分艱難。土地拓墾的路線,先從外圍近城的舊隘地區開墾,然後突進北埔,再順著中港溪往下游的中興、峨眉、赤柯坪、富興等庄拓墾,清咸豐、同治年間再逆中港溪上游及支流開墾,直墾至中港溪源頭五指山區。為了拓展墾務事業,金廣福曾與原住民戰鬥數十次,也曾被「生番」出草襲擊,死傷多達八、九十名。而山區的樟腦資源,則是促使金廣福不斷向內山拓墾的重要原因。 金廣福在拓墾初期不止有人力,又有足夠的金錢,墾荒事務雖有死傷,卻頗有進展。隨著開墾面積的擴大,姜秀巒與周邦正以北埔作為「金廣福墾號」據點,建蓋了「金廣福公館」,作為辦理竹塹東南山區墾隘業務的辦公處所。之後,由於隘墾困難重重,須費資金龐大,閩籍捐資股東紛紛退出,致使之後的金廣福墾業大半由粵籍的姜秀鑾所主導。金廣福公館在日治時期曾充作樹杞林林務署衙署,後又移作為屯所及北埔支廳公務宿舍,經過幾次改建仍維持一定原貌,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根據吳學明教授的研究,新竹山區開發出現閩粵合作的案例,往往是因為經濟利益的考量。新竹山區的開墾,受泰雅族原住民的威脅很大,開墾者要設龐大的隘線、僱募眾多的隘丁,其開銷甚大。再者,山區開墾不易,且因地勢峭拔,加上過度開墾的結果,水土保持受到嚴重的破壞,衍生出嚴重水患,開墾者必須投入大量資金。資金的需求,造成閩籍商人以優勢的經濟力介入新竹山區的開墾。再者根據林滿紅教授的研究,茶葉、樟腦的外銷也促成了狹隘地域觀念的趨於弭平。總而言之,在經濟利益大於族群意識的結果之下,閩粵二籍人士就須合諧相處,為了共同的經濟利益而合作。 位於新竹縣北埔鄉的金廣福公館/國家教育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