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靈魂部落的重建

作者:劉炯錫

看見靈魂部落的重建 第一頁 看見靈魂部落的重建 第二頁
看見靈魂部落的重建 文:劉炯錫 謙卑的老祭師 2007年 12月 22日晚上約 8點,嚴寒的鹿野溪河床上,十幾位初鹿(ulivelive)部落長老圍著溫暖的火堆,商討了半個多小時,最後由 80歲的大祭司拉罕(lahan)對著外圍五、六十位的男孩們,祝賀 5位即將要晉階為萬沙浪(vansaran)的男孩。其中一位年紀已 25歲,因犯案才剛出獄,未參加部落的男子會所,拉罕先祝賀他的晉階,但也很謙卑、懇切地期盼他能先參加會所的活動。2008年 1月 1日下午的成年禮,4位 20歲左右的少男,由家長獻上很多禮餅,在約 500位鄉親的觀禮下,由他的阿類(aley,陪他成長的男士)帶領出來,戴上彩色的花環,換上華麗的衣飾,宣告成年。剛出獄的年輕人今年沒有晉升,選擇先加入部落會所,明年再接受族人的慶賀。 初鹿部落是臺東近郊的千古部落之一,當歐亞各部落被東西方文明帝國一一吞噬時,這裡相對維持穩定的主權社會。社會文化經過長期的演進,不只親子、男女、朋友關係如此,個人與部落集體,部落與環境萬物之間的關係,都已達到優美和諧的境界,這可由長老對待孩子的謙卑而可見一斑。但初鹿部落在 20世紀也難逃帝國主義的掠奪與殖民教化,使整個部落解體,特有的社會、語言、文化都難以傳承發展,幾至滅亡。直到 1980年代有少數族人覺醒,且勇敢地站出來,加入挑戰戒嚴政府的行列,發起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這二十多年來,有文化覺醒的族人越來越多。從普悠瑪(puyuma)部落開始發起,兩年舉辦一次的卑南族跨部落聯合年祭,具有交流、促進、合作的效果,一個個部落成立青年會,逐漸恢復男子會所的運作。初鹿部落在長老們的支持鼓勵下,初鹿國小校長、國中主任等族人排除萬難,堅持讓孩子回歸在部落的文化脈絡裡成長。就這樣在一次次典雅悠揚的祭儀歌聲中,族人的心靈回來了,家族回來了,從剛出生的幼兒到八、九十歲的長老都參加各個歲時活動,年齡組織與互助文化重建,優質社會再現。 矮黑長老堅持重返魯凱 2001年 3月,透過翻譯,當時已 81歲高齡的好茶部落(kucabungane)已故長老勒拉兒蘭 ‧垓挪呢(rerhaerham kaynwane),說他一直想回到山上的好茶家園。他膝蓋已經不能走路的這幾年,叮嚀兒孫們回家修復唯一還屹立不倒的石板屋。整個部落遷移下山後,不再冒煙的石板屋,蛀蟲啃蝕梁柱,一戶戶石板屋頂垮了,留下攀滿蔓藤的石牆。我曾住過老人家的石板屋,清晨開門見山,takalausu(北大武山)就在眼前,翠青聳立、無塵無聲,令人感動流連。 皮膚黝黑的垓挪呢長老很有自信,身高只有 140多公分,自認為是小矮人的後代。他小時候看到日本警察首次到部落來,進入屋子裡搜刮琉璃珠,就認為他們很沒教養。但他很遺憾, 1945年日本戰敗離開後,許多受過日本教育的青年人竟然也一波波地離開山上部落,到山下討生活。他自己也信奉西方宗教而不顧部落禁忌,到北大武山下開墾,結果一棵樹倒下來把他推下斷崖頭破血流,住院半個月,這個教訓使他的祖靈信仰不再動搖。但他無法說服大家,大部分族人嚮往平地賺錢,終於配合政府政策,在 1970年代陸續遷移下山,部落乃加速瓦解。 好茶部落的垓挪呢長老畫地圖告訴我,部落是世界的中心,在上古時代洪水滅世時,僅剩的族人與許多動物一起登上 alwane(井步山),倖存繁衍之後,從高冷的山區走下來,在雲豹的協尋下,於溫暖肥沃的 rekay(魯凱)山區建立部落。比 rekay還高的山區叫 babulen,是雲霧飄渺的神靈區域,不能開墾、打獵,那裡有個地名叫 balakwane,是靈魂的部落,是死後的歸宿。比 rekay還低的地方叫 labulabu,太炎熱又常有洪水,蚊子很多、常有瘟疫,不適人居。生前回不到 rekay老家,垓挪呢於 2003年回歸 balakwane,與祖靈同住。 延續部落重建的故事 肯杜爾山(Kinoor)下的 rekay山區有個部落叫做達魯瑪克(taromak,臺東縣卑南鄉東興村),原本住在 kapaliwa(真正部落之意),遭日本政府在 1923年至 1926年間遷移下山,並被教化為平地人。70年後,已然文化覺醒的年輕村長辦理「懷念的母親,kapaliwa尋根」活動。在那裡出生的長老們在很年幼時遷村,受到外來文化教育的影響,認為葬在石板屋下的祖先可能會變成鬼靈而加害於人,一度排拒。如今,經過多年的溝通與一次次的活動,東魯凱文化協會於 2000年 1月帶領大家回到 kapaliwa,舉行重建典禮。這幾年來,重建男子會所、祖靈屋及石板家屋的同時,也喚醒族人的文化意識,並去除國家過去對部落的污名教化,進而看見自己部落文化的美。「重返魯凱,從根發芽」的重建行動逐漸在部落內外發酵,南島社區大學自 2005年起辦理「達魯瑪克部落留學」活動,後來成為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的遊學臺灣活動之一,讓很多原本崇拜物質科技的青年得以看見 19世紀小而美的部落文化,並感受這股重建部落的行動。 臺灣深山超過 300個部落,遭國家統治並陸續被解散和遷村,早則 1910年代,多數在 1920年代,近者在 1970年代。 2002年 12月內本鹿地區的長老回到 1930年代,父母為自己埋下嬰兒肚臍的出生地,開始重建 asang(家園)。金崙溪上游的 segadu部落在 1950年代被遷移到太麻里海邊的金峰鄉新興村,2002年 8月過世的頭目 yafawus女士(漢名胡順禮)生前畫出一幅幅原始部落的生活場景,最後堅持用出生時的蹲姿,葬回神靈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