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以臺灣為「最後的住家」
作者:張復聚
馬偕以臺灣為「最後的住家」
文:張復聚
馬偕紀念醫院在臺北。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是哪裡的人?加拿大籍人,卻終生奉獻給臺灣。
馬偕父親喬治(George MacKay),於 1830年從動亂的蘇格蘭移民到加拿大。1844年,馬偕出生於內亂中的加拿大。孩童時期受母親的影響,立志要做宣教師傳播上帝福音給受苦難的人。1866年馬偕進入多倫多大學神學院就讀,翌年,轉學至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神學部深造,於 1870年畢業。1871年年底,馬偕由打狗(高雄)登陸臺灣,跟隨李庥牧師做宣教工作,同時也開始用羅馬字與漢字學習初級臺語。當馬偕得知臺灣北部尚無人傳播上帝福音時,遂於隔年 3月北上滬尾(今新北市淡水區);一上岸隨即聽到有一種聲音「This is the land.」(這裡就對了!),於是決定在此傳教。
同年 4月,馬偕租到原為馬廄的民房,開始傳道、行醫。自此,他更認真的學習臺語及平埔族語,在短短 5個月時間就學會臺語,並能用臺語講道!更於 1893年編著一本 226頁的臺語字典《中西字典》。
馬偕開始傳道、行醫初期,遭遇極大困難:當時臺灣猶相當蠻荒,土匪、盜賊橫行,鼠疫、瘧疾等傳染病肆虐,道路崎嶇不平又狹小、雜草叢生,交通非常不便;加上人民排外甚不友善,馬偕常被排斥、臭罵、丟石頭及被唾沫等等,甚至有一回在艋舺(萬華)被潑大便。但他仍不以為意,說:「大便潑在菜園,蔬菜會生長旺盛又好吃;潑在我身上很可惜,因為我不會長大!」
1884年清法戰爭,當法兵攻打淡水時,英國人及美國人都勸馬偕逃往別處避難,他卻堅持留在淡水陪伴臺灣人信徒,並且協助醫治戰爭中受傷的各國人員。馬偕堅持上帝的旨意與使命,漸漸感動了臺灣人民,得以在滬尾、基隆、中壢、竹塹(新竹)、苗栗,甚至東部的宜蘭、蘇澳、花蓮等地設立教堂;至 1891年止,先後建立教會達六十餘所,施洗信徒達四千餘人。
馬偕的平埔族夫人張聰明原來是個新婦仔(臺語 sin-p.-a,即主人花錢購入作為子孫未來妻子的女孩;為陳塔嫂之孫媳婦仔),因男方不久亡故,公公認為她命中「剋夫」,常加虐待責打。馬偕傳教時,時常看見此景,非常不忍心,於是希望用結婚的方法救她脫離苦海。於是馬偕透過學生介紹並徵得陳塔嫂之同意,由英國領事館證婚,正式成為夫妻!當時兩人並未如我們現代人有事先交往過,可說當時他們之間並無任何感情可言!還好,張氏性情溫柔,很賢慧、有知識,很快學會講英語,對馬偕的工作非常有幫助,更吸引了不少女信徒;與馬偕育有兩女一男,兩女後來並於同日同時嫁給臺灣人。
馬偕醫術高明,積極為臺灣人醫治病痛。當時,臺灣瘧疾猖獗,他免費提供金雞納酸替病人服務,治好無數病患,甚獲好評。又自英國進口「奶油色藥膏」,治療臭跤粒仔(腿膿
瘡)。另外,臺灣人普遍有蛀牙,醫藥又不發達,患者往往疼痛難耐,坐立不安,幾乎無法入睡、飲食。幸好他拔牙技術高超,常替人拔牙治療,最高記錄曾於 1小時內替人拔牙 100顆!由 1873年至 1894年為止,馬偕總共替臺灣人拔過超過 2萬 1,000顆的牙齒。
1880年,美國底特律的馬偕船長夫人得知馬偕行誼,甚感欽佩;為紀念其夫「馬偕船長」,就捐贈美金 3,000元幫助馬偕興建「滬尾偕醫館」(MacKay Hospital),使醫療持續
隱身於淡水老街巷弄裡的馬偕醫院舊址-滬尾偕醫館/國家教育研究院提供
達 20年,至 1901年馬偕辭世才關門,醫館如今仍完整保存。 1911年,加拿大長老會總會撥款 25,000美金,在臺北雙連另蓋新醫院,即今日之「馬偕紀念醫院」。
馬偕於 1900年發現罹患喉癌,雖曾前往香港治療,但已藥石罔效,於 1901年 6月 2日下午 4點於淡水寓所蒙主恩召,享年 57歲。門徒遵照其遺言葬之於淡水(今淡江中學)私人墓地,立墓碑一座。
馬偕一生熱愛臺灣,晚年還用臺語寫出內心對臺灣的感情,希望臺灣成為他「最後的住家」。
總計馬偕博士自 1871年來臺至 1901年過世,除兩次短暫返加拿大述職外,所有時間精神均奉獻給他熱愛的臺灣近30年。
知識加油站
最後的徛家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啊!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啊!我一生的歡喜攏佇(ti)遮(tsia)。
我佇(ti)雲霧中看見山嶺,對雲中隙孔觀望大地;
波瀾大海遙遠的對岸,我意愛佇遮眺望無息。
我心未當割離的臺灣啊!我一生的快樂攏佇遮。
向(ng)望我人生的續尾站,佇大湧拍岸的響聲中,
佇竹林搖動的蔭影裡,尋(tshue)著我最後的徛(khia)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