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錫瑠與瑠公圳

作者:蔡承豪

郭錫瑠與瑠公圳 第一頁 郭錫瑠與瑠公圳 第二頁
郭錫瑠與瑠公圳 文:蔡承豪 恬靜的田野風光 過盡山莊與野橋,新秧萬頃綠齊腰。南樓幾日蕭蕭雨,又長東郊一尺苗。竹園稻屋自成家,破曉兒童踏水車。萬綠叢中紅一片,隔籬幾樹莿桐花。 這是有「白沙書院四傑」之稱的舉人陳肇興(1831-?)所寫下的一首極具農田風光的詩句。此時時序大概已經到了盛夏,是稻子長成至腰,需要更多的水來幫助其冒穗的時節。而水是農業之源,天方亮,小孩子們已經起床踏著水車,也就是俗稱的「龍骨車」,配合著腳 步,循環著將水灌入田中。龍骨車多半以腳踩踏,操作方便,小孩亦可勝任,此一景象也反映出莊稼人家的辛勞,連兒童亦須參與農務。這樣舉目所見皆為農田莊舍的情景,我們大概都會將其聯想到清代鄉間的景致,一切似乎都是這麼的渾然天成。然而,能達到這樣的風光,其背後可是付出了不知多少開墾者辛勞所換來的。 如何讓水乖乖聽話 長久以來,稻米是臺灣最重要的農產品。而要經營水稻,顧名思義,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水」。大家可能會覺得臺灣常常下雨,雨量豐富,要灌溉稻田應該綽綽有餘吧。但是臺灣乾雨季明顯,雨天分布又不均,多數地方很難有穩定的水源。而且即便有水源,要如何把水引到自家的稻田呢?如欲有穩定的水源,就必須開闢「水圳」,也就是引水的渠道。 像是臺北平原的東半部雖然有很好的條件,也有淡水河眾多支流橫貫,不過「水往低處流」,要把水從地勢較低的河谷持續且穩定地引入田園中,這絕非易事,唯有從河流上游順勢而下,方能有效率的灌溉原野。但山區開鑿困難重重,要花很多資金,一不小心就可能血本無歸。且又有許多原住民居住,如果任意侵入很容易引發糾紛,加一加問題著實是一大堆。這時就必須仰賴有恆心、有毅力的人,此時,一位名叫郭錫 的人到來,改變了契機。 開闢者登場 郭錫瑠(1705-1765),名天錫,福建漳州南靖人,幼年的時候隨父親移民臺灣彰化地區從事拓墾,獲得很好的成績。 1730年代更率領族人北上開墾,先定居於臺北中崙庄,並於開發當地的過程中,獲得了興建灌溉溝渠經驗。隨著開墾區域的擴大,原有的水圳已經不敷使用,於是郭錫 先是另闢水源,利用拳山堡新店溪之青潭,費時數年開鑿大坪林合興寮石空頂圳。然而,水量仍然不足。於是他決定賣盡彰化家產,籌資二萬餘元,於 1740年再度興工,由青潭大溪導水,匯合既成的圳路;並為了消解泰雅族人的敵意,娶了當地女子為妻,終於在 1749年完工。圳路縱橫數十里,灌田可達 1,200甲,改變 豐碩的收穫 歷經兩代的艱辛經營,克服種種困難,公圳終於完成,使臺北平原的農墾迅速進行,艋舺也逐漸成為北部最大的港市。 水圳提供水稻充足的水源,亦嘉惠其他的作物,並提供養殖、防火,甚至運輸等多方面功能,進而帶動農業聚落、港市的發展,並引發了臺灣第一次「農業革命」。 現在的公圳已經被覆蓋填平,很難見到它的蹤影,不過這幾年紛紛有「公圳風華再現計畫」、「綠之網」等計畫的出現,公圳將有一天會以生態保育的面貌再度重現,等待我們去親近。 知識加油站 臺灣三大水圳 除了公圳以外,臺灣還有另外兩條清代建築的重要水圳,它們分別是位在彰化平原的「八堡圳」,以及位在高雄地區的「曹公圳」。八堡圳的名稱是因為這條大水圳流經了8 個「保」(當時的一個基層行政單位), 所以才有這樣的名稱。它的主導者是富商地主施世榜,他多次籌劃引濁水溪來灌溉田地,卻都失敗。最後出現了一位神祕的「林先生」,教其引水築圳之法,歷經十餘年終於建成。而曹公圳則是在一位積極建設的官員—曹謹的倡導下建成的,讓乾濕季分明的鳳山平原,得以有穩定的水源,人們也因此把水圳冠上曹公之名。大家有空不妨北中南走透透,比較一下這三個水圳有什麼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