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精神
作者:吳美枝
六堆精神
文:吳美枝
「六堆」之名從何而來? 1721年(清康熙 60年),朱一貴起事時,客家發跡地濫濫庄大受威脅,他們趕緊向其他客家庄求救,此時,朱一貴黨羽又威脅濫濫庄加入反清行列,這些淳樸的客家庄民,既不願參加,又不敢反抗,進退維谷之際,只好請求清政府派兵保護。但臺灣府隨即被朱一貴攻陷,客家庄民只好自行派遣代表在內埔媽祖廟商討因應之道,進而決定組織義勇民團。義勇民團為了落實作戰指揮,公推李直三為大總理、侯觀德為軍師,並設立不同的任務編組,將義勇民團分為中堆、先鋒堆、左營、右營、前營、後營,此即「六堆」的前身。
朱一貴事件中,六堆義勇民團被迫與朱一貴部隊決戰於下淡水溪,憑著其團結合作的精神,終在戰役中獲勝。朱一貴事件平定後,六堆先民將義勇民團正式定名為「先鋒堆」、「前堆」、「後堆」、
「左堆」、「右堆」、「中堆」等六堆,並發展到 13個大庄、64個小庄的規模;分布於北至羅漢門(今高雄市內門區),南至枋寮的下淡水溪、東港溪兩大溪流域平原,其位置囊括屏東縣 8鄉及高雄縣 1鎮 2鄉﹙高雄縣升格後鄉、鎮改為區﹚,共 10鄉 1鎮。從此,六堆建立了團結合作防守的觀念,更組織了常設的團練團體,此後歷經林爽文事件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民變,六堆人民都能獲得最後勝利,久而久之,六堆慢慢形成其戰鬥族群特質。其中,林爽文事件更促使六堆組織的動員進入常軌化的型態,「六堆」之名稱也在史籍中被正式提及。
因此,六堆並非「一般行政區域」,而是同一族系的精神之結合體,其言語、風俗、習慣相同,彼此間有婚姻血統的交流,並守望相助團結至今。
清領時期的械鬥、民亂促使六堆成為保鄉衛民的戰鬥組織,到了日治時期,六堆在抗日活動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日本治臺的最初 20年,全臺各地皆有客家人揭竿起義、奮勇抗日的事件,作為客家人大本營的六堆地區,也出現了抗日行動。六堆抗日究竟有多少次戰役,至今學界仍無定論,歷時 7年的六堆抗日戰事,主要戰役包括 1898年阿公店大屠殺事件、1898年潮州城激戰、1902年林少貓事件,其中與客家人最為密切的是 1895年的「佳冬步月樓防守戰役」,以及同年日軍進占後,發生於阿猴城的「火燒庄戰役」。
1895年 7月 8日,日軍占領彰化後,即兵分三路展開南侵路線。8月 23日軍初由枋寮登陸,推進到今佳冬村之際,遭到六堆義軍的頑強抵抗,此即為「佳冬步月樓防守戰役」。除了當地總理蕭光明率村民於埔頭伏擊,義首吳光志亦率林邊義民團助戰。後因日本兵援陸續到達,六堆軍民無法抵抗最終敗退。
此後日軍大舉進占六堆聚落,六堆鄉勇乃起身抵抗引發多次零星抗日事件。而「火燒庄戰役」是六堆義勇軍奮勇抗日的最後戰役。「火燒庄戰役」的古戰場位於屏東縣長治鄉長興村左方的殺蛇溪畔,長興村因此又名「火燒庄」。當年六堆義勇軍奮力抵抗,最後死守在長興村,不到三千人的六堆義勇軍面對近萬日軍,仍不願投降,直到日軍把整個村莊燒成光禿禿的焦土,導致六堆義勇軍因死傷慘重無法再戰,才結束這場壯烈的戰役。當時日人還禁止庄民收屍,但仍有人偷偷將屍體循著山路運往屏東縣萬巒鄉埋葬。1968年,政府建造萬巒國中時,挖出多具無主屍骨,這就是當年抗日先民的屍骨,後來長興村村民合力出資興建紀念碑,以紀念這段抗日血淚史。
當年六堆義勇軍組成後,負有保衛六堆地區的重責,所需經費由當地民眾按照貧富的比例共同分攤,這位於屏東縣竹田鄉的六堆忠義亭/國家教育研究院提供樣的制度直到西元 1895年日軍攻臺為止,大約維持了一百七十餘年之久。這期間一旦發生民變,威脅到六堆居民,六堆義勇軍都會在忠義亭誓師保衛家鄉,並協助清國平定亂事。忠義亭初建於 1721年,原是清國為了褒揚六堆居民在朱一貴事件中平亂有功而興建的,並祭祀戰役中不幸喪生的六堆義民。西元 1732年(清雍正 10年)發生吳福生事件,六堆民兵亦協助平亂,清國乃下旨重修忠義亭。林爽文事件後,清國更大肆封賞,頒賜六堆客家庄為「褒忠里」,並頒賜御筆的「褒忠」二字匾額,准予懸掛在庄口,以宣揚六堆客家人之「忠義」精神。
隨著時間的演進,六堆忠義亭不但是忠義之士的葬身之所,更進而成為六堆客家人的精神象徵與信仰中心。日本領臺後,原想藉由六堆忠義亭的精神意義,來宣揚「為國效忠」的忠義精神,但是不久之後,日本政府發現他們不但無法將客家人對鄉土的忠義之情轉化為對日本的效忠,反而更加劇了六堆人的抗日情緒,因此政策逆轉,開始嚴厲禁止民間祭祀,忠義亭也因此而日漸荒廢。直到 1955年,忠義亭在六堆地方人士的大力推動下才破土重修,並於 1958年全廟工程底定,改稱忠義祠。今日,忠義祠不僅是六堆地方的信仰中心,更是地方上政治、文教,及社團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