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ibutbut—「八部合音」的由來

作者:沙力浪

pasibutbut—「八部合音」的由來 第一頁 pasibutbut—「八部合音」的由來 第二頁
pasibutbut—「八部合音」的由來 文:沙力浪 年老的 Tama Laung(布農語「Tama」是「爸爸」的意思)坐石板屋前的石頭上,他的周圍圍繞著小孩子,吵著要 Tama Laung為他們講故事。有一位小朋友很興奮的問起:「為什麼要在打耳祭時唱八部合音。」Tama Laung望著發問的小朋友說:「這故事要從我小時候開始講起。」他開始敘述: 當我在 13歲那年的 4月間,部落剛剛拔完小米苗,族人們趁著這個空閒的時間,準備打耳祭的到來。部落的男人和年輕人正計畫上山打獵的事宜,尋找一些可以吃的獵物,作為打耳祭當天食用的食物;而部落的女人們則在家裡樁小米,忙著開始釀造打耳祭要喝的酒。整個部落為了打耳祭,非常的忙碌,都在各自準備著;我們的家也不例外,我的 Cina(布農語媽媽的意思)正在和嬸嬸們一起搗米,我們也正忙著為這個節日做準備。 Tama告訴我可以在這一次的狩獵一起跟去時,當時的心情覺得自己有一股說不出的興奮,因為我即將長大成人。這將是我第一次正式出獵,我也將因為這次的打獵,成為一名勇敢的布農獵人。我收拾心中興奮的心情,開始忙著收拾弓箭、刀和矛,整裝預備出獵。一切準備就緒,我就跟我的 Tama一同向山林出發。 一路上,長輩們不斷教導我,如何在山林中生存的知識,並且指導我觀察山林中四周圍的動靜和環境,我將之一一的記在腦海,也對山林知識有了更深的了解。到了深山的獵場,我們十幾個人一起分工合作,搭建起獵屋、爐灶,作放置獵物的木架,也在附近尋找柴火。一切都處理好了之後,我們就在該地休息,等待隔天的到來。 天一亮,大家都出發去尋找獵物,我們一行人循著山豬的糞便向前尋找獵物的蹤跡。走了一小段,大家突然同時停下腳步,遠方傳來一股悅耳的聲音,大家都被那奇妙的聲音給吸引住,於是往那個聲音走去。那個聲音似乎是從橫倒在獵徑的枯木傳來的,於是大家走向枯木探個究竟。那個巨木中間呈現中空的狀態,悅耳的聲音就是從這個中空的枯木傳來,裡面有成群的蜜蜂展開翅膀嗡嗡作響。中空的巨木形成天然的共鳴箱,與蜜蜂展翅嗡嗡作響的聲音形成鳴響,族人們聽到這樣的聲音,高興得不得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聽過這種天籟之音。 回到家之後,我們試著對族人唱出從蜜蜂身上所學習到的旋律。從此以後,我們布農族人開始懂得合音的唱法,首先會有一個人前俯後仰律動的方式,帶頭領唱發出一長聲沉厚而穩健的低音。接著,另一名男子加入高半音的和音,穩妥而安詳的和音浮在前音之上,忽然又吐出更高度的和音,飛翔在前面兩部聲音之上,然後又湧出更高度的應和,把前三部的合音環環相扣,渾厚壯闊的歌聲,迴響於山林田野之間,形成無比和諧天籟般的和聲。 Tama Laung說著說著,八部合音的聲音就好像環繞著眼前的小朋友,他對小朋友說:「自從我們唱了這一首歌後,小米收成比起過去任何一年都要豐盛,所以你們以後要世世代代的傳唱下去,因為天神 dehanin喜歡這樣的聲音。」小朋友們興奮得不得了,回答說:「我們會的!」 「八部合音」的合唱並不是真的分成八個聲部,而是一種稱呼,意思是多聲部,事實上只有四部。布農族語 pasibutbut,平地人稱之「祈禱小米豐收歌」。傳統上只由男族人唱,而且事先不能練習,一般由 9至 11人圍成圈圈,邊唱邊移動,從戶外至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