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膚之愛—蘭大衛

作者:張復聚

切膚之愛—蘭大衛 第一頁 切膚之愛—蘭大衛 第二頁
切膚之愛—蘭大衛 文:張復聚 「我是佇(ti)彰化大漢的英國籍臺灣人。」前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蘭大弼醫師(1914-2010)於 1991年在美國臺美獎頒獎典禮時,用道地的臺語致詞時講了這樣的一句話。他曾講過一句很重要的話:「高貴的儀器固然重要,但身為一位醫生,一顆憐憫、溫柔、謙卑與吞忍的心對待病人,更重要。」他的父親蘭大衛醫師(David Landsborough, 1870-1957),彰化地區的居民都是用臺語稱呼他蘭醫生(Lan I-seng)。「南門媽祖間,西門蘭醫生」,1896年後流傳於彰化地區的這句諺語即是在稱讚蘭醫生。 蘭大衛醫師,1870年出生於蘇格蘭,家族為虔誠的教徒,「敬畏神、為神旨而戰(Fear God and Fight)」是家族的座右銘。1895年獲得愛丁堡大學醫學學位後,得知去福爾摩沙宣教的盧嘉敏(Gavin Russel)醫生,26歲即不幸染病過世。於是他與兩位牧師朋友於 1895年 10月 16日自倫敦搭船出發,同年 12月 18日抵達臺南,開始他臺灣傳奇的醫療傳道工作。 起初,蘭醫生向已經在臺南新樓醫館服務 18年的安德森(Peter Anderson)醫生學習外科醫術,並跟林燕臣秀才(1859-1944,林茂生博士的父親)學習臺語及漢文。很不幸的,蘭醫生不久就罹患瘧疾,忽冷忽熱,痛苦異常!可是還是咬緊牙關,認真地在彰化教會從事醫療工作。他把教會當作醫 院,讓醫療與傳道的事工合而為一;同時在盧嘉敏醫生設立的大社醫館(今臺中市神岡區大社教會)及彰化兩頭跑。工作量之大,非今日得以想像,一天看診超過 400個人,一百多位住院患者使用 75張竹製病床,晚上還要跟學生上課以致身體虛弱不堪,瘧疾又常反覆復發,也曾感染痢疾,身心俱疲,有幾次甚至想辭職。 1906年,蘭醫生終於購地建醫院(今彰化基督教醫院前身)。每天病患求治甚眾,患者各種情況都有,連被牛角牴傷、狗咬傷、蛇咬傷也都前來要求診治。繁重之工作,使得蘭醫生的健康狀態隨即又走下坡,於是在 1906年秋天回到英國休養; 1907年 10月再度回到臺灣,是時他已 37歲。一直到 1912年 11月與服務於臺南的連瑪玉(Marjorie Learner)在淡水結婚後,健康才慢慢穩定下來。 醫學界所熟知的蘭先生娘(連瑪玉女士)無私奉獻的「切膚之愛」,是發生在 1928年。當時 14歲的彰化籍兒童周金耀,因膝關節傷口引起大腿潰爛化膿,病情危急,到彰化基督教醫院就醫。蘭醫生看到傷口已經潰爛,病童又高燒不退,盡其所能的加以治療。蘭先生娘也每天到醫院幫忙照顧,替病童祈禱,鼓舞其求生意志。可是先生娘見傷口不癒,竟轉而要求丈夫蘭醫生割下她自己腿部皮膚來補孩子的傷口。那是臺灣歷史上第一次的外科移植手術,彰化基督教醫院當時並無今日進步的醫療科技;蘭醫生勉強從妻子腿上割下四條皮膚移植到周金耀腿上的傷口,但移植手術終究失敗。不過,周金耀的性命卻得以保住。這就是臺灣醫界留名青史的「切膚之愛」,迄今聞之依然令人悸動不已!更特別的是,蘭先生娘終其一生並未特別對任何人,包含其子女強調過此事,連 1957年應其子女一再要求而寫下的傳記《DR. LAN蘭醫生》也未提及此事。 周金耀後來被蘭醫生夫婦收為養子,並接受蘭醫生夫婦的協助完成中學及神學院學業;後來不僅擔任牧師,而且成為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議長。周牧師曾對蘭醫生夫婦的兒子蘭大弼說:「你母親的肉雖然沒有長在我的腿上,但卻永遠貼在我的內心。」 1936年,蘭醫生 65歲,在臺行醫滿 40年,決定退休回到英國。3月 6日,千餘民眾聚集在彰化火車站向他們所敬愛 李石樵繪製「切膚之愛」畫作,呈現蘭大衛醫師為病人進行皮膚移植手術的情景/私立高雄醫學大學提供 的蘭醫生夫婦道別。1957年 10月,蘭醫生因車禍在英國蒙主恩召,享年 87歲。追憶蘭醫生對臺灣民眾幾十年非常飽滿的愛與付出,像非洲行醫的史懷哲醫師一樣,令人深深的感恩和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