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民灌溉的智慧

作者:詹明勇

先民灌溉的智慧 第一頁 先民灌溉的智慧 第二頁
先民灌溉的智慧 文:詹明勇 「有水路的地方就有我們的夥伴」,嘉南農田水利會的前任會長,李源泉博士緩緩道來。這話簡短卻是明顯的指出臺灣地區灌溉管理的真章。從不可考的源頭找回來,日本人來臺之後發現這裡的水稻是東亞之寶,仔細探究才發現氣候、土壤、品種、農民都是重要的因子;更令日本人佩服的是,多年的經驗累積出農民對於灌溉系統的經營,現今的人力資源管理、資源有效分派理論也許是精準,但百年來的農田水利管理更是務實。「沒有動力機械的世代,自水源到分線的配水都要靠大地的力量逐一送達」、「以前沒有高科技的工具,但是有很寶貴的實務」,高雄水利會盧榮祥先生很認真的回應李博士的開場白。整個農田水利的灌溉系統都是從經驗淬鍊出來的智慧,臺灣南部地區的雨下得太集中,埤、塘、池、潭、灣等都是調節蓄水的場所,透過多次的使用和迴歸水的再利用,才經營出「米倉」的美名。 1919年,日本人八田與一在曾文溪的西北端設計當時的「實大建設—實在真大」,透過東口引水隧道把曾文溪的水引到西口的烏山頭水庫。這碩大務實的工程在嘉南地區開發史上記下輝煌的一筆。然而,同等可貴的在於灌區各幹、分、支線與區域排水的規劃。水庫是存水的地方,真正利害是有效、正確、準時把水配達到田間,開水門輪流汨水。 因為臺灣的降雨很不均勻,可是農民勤奮的性格又要從事多種不同作物的管理,漸漸的形成灌區灌溉制度的給水計畫圖。過去就用人工慢慢的繪製,直到晚近才演進為彩色的圖說。這圖上有不同的作物別、耕作制度與給水計畫。整個對起來的結果,恰好是各時段的可用水量總和。西方的資源管理山積圖在 1980年後才發展完成,我們的農民卻在一百年前就想出排程操作。 「水路的管理也是很有哲理的安排」,李源泉博士以現有的管理方式說明灌溉系統的設計。從水源開始,按水量和高程逐漸的往下游走,斷面慢慢的縮小,流速卻維持某一個範圍內的大小,可以減少輸水損失同時也不會有泥沙沉降的現象,一舉數得。末端的排水規劃非但用於灌溉水的排放,更可以當成區域暴雨的排水路,先民的智慧總是在生活中留下痕跡。 當水量或耕作的地點沒有辦法得到足夠的水源,農民也不會輕易的放棄,而是用最精簡的方法取得該有的資源。水龍車是其中的典範。有兩人共踩的型式,也有四人合力的方式,總是在大自然的挑戰中找到和諧的生存方式。水龍車是臺灣農田水利中的偉大工程,它利用水圳水流帶動葉片使水車轉動,竹筒汲水後利用 45 度角往上旋,竹筒內的水不外灑,旋轉至頂點再利用 45 度角,將水倒入田間之集水槽,這恰好是水輪機的相反操作程序。 臺灣農家最可愛與最珍貴的,是不屈不撓與自然共生的堅忍性格,在不可測的降雨過程中找到配水的最佳排程;在丘陵 TAIWAN STORY 起伏間找到重力配水的方法;在高處更創造簡易完成灌溉給水增加地力的工具。「有現在的工具,保持過去農民的工作態度,臺灣的農田水利是大家生活的命脈」,盧會長的話很達觀,卻也指出先民灌溉的智慧歷久彌新,足堪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