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赫若—人道悲劇的才子

作者:陳萬益

呂赫若—人道悲劇的才子 第一頁 呂赫若—人道悲劇的才子 第二頁
呂赫若—人道悲劇的才子 文:陳萬益 1990年 12月 3日高雄《民眾日報》副刊,以超過二分之一的版面刊登了一次座談會的記錄,標題是「臺灣第一才子的小說藝術—呂赫若的文學評價」,正中央是呂赫若在戰後初期拍照的肖像。這一次「壯舉」可以說讓呂赫若重新復活了:1950年以後被禁斷、消失而在文壇仍然傳聞不斷,生死未卜的小說家,一下子成為熱烈的話題,人們為呂赫若的英俊風采所吸引,對呂氏從事地下反政府活動,而被毒蛇咬死的傳聞更加好奇;而呂氏的光芒才華、多采多姿的表現,也從此以「臺灣第一才子」的封號流傳開來。 1991年,小說家李昂追查呂赫若生死之謎的報導文學〈鹿窟紀事〉得到時報文學獎;1994年林至潔翻譯的《呂赫若小說全集》出版;1996年「呂赫若文學研討會」在臺北召開,在最後一場座談會上,鹿窟事件的受難者公開見證了呂赫若被蛇咬、死亡和埋葬的經過;之後臺北縣政府(今新北市政府)委託學者張炎憲從事鹿窟事件的調查,更清楚地勾勒了事件的來龍去脈,寒村的哭泣、受難與死亡,也有更多的當事人細述了他們對呂赫若的見聞和死難細節。傳聞四十多年的死亡之謎終於塵埃落定,但是「第一才子」的光環毫無褪色,只有更多的哀思和珍惜。 呂赫若在 1914年出生於臺中縣豐原鎮(今臺中市豐原區)的潭子,原名呂石堆,就讀臺中師範時期勤讀社會主義的書籍,取「赫若」為筆名,有人認為其中即隱含紅色的左傾思想。 1935年以日文創作短篇小說《牛車》獲得東京重要刊物《文學評論》登載,小說敘述日本殖民時期,臺灣的牛車夫遭遇到現代汽車載運的挑戰和法律的束縛,逐漸喪失了生存能力,以至於被迫妻子賣淫,自己不得不偷盜而被捕的悲劇,是一篇充滿人道關懷的寫實作品。 呂赫若在學期間即展現文學和音樂的才華,為了兼有兩者的興趣,在教書幾年之後,他選擇了到東京去學習戲劇。他積極地閱讀,參與音樂和戲劇的活動與演出,而且不斷地鞭策自己寫作,堅決要走文學的道路,東京的生活很苦,身體又不好,雖然認知到「文學是苦難的道路,是和夢想戰鬥的道路。」在留學兩年之後,於 1942年 5月返回到臺灣。 而 1940年初期的臺北正是生氣蓬勃的時候,他一回來即加入了臺灣人張文環主編的《臺灣文學》陣營,和日本人西川滿主編的《文藝臺灣》形成競爭的態勢;他擔任《興南新聞》的記者,與呂泉生等人籌組「厚生演劇協會」,推動新劇、參與演出。二、三年間持續創作和發表短篇小說、戲曲、大眾劇腳本和廣播劇。1944年出版了小說集《清秋》,收錄〈鄰居〉、 〈財子壽〉、〈石榴〉、〈合家平安〉、〈廟庭〉、〈月夜〉、〈清秋〉,這些作品是戰爭時期的殖民地臺灣創作不自由環境下的傑作,既描述了臺灣人的風土民情,有家族史寫實風格,又有對女性的愛情、婚姻和命運的悲憫,文筆細膩,敘述動人,即便譯為中文,仍然不失為臺灣現代小說的階段性指標。 1945年 8月,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臺灣進入歷史的新階段。呂赫若熱情地歡迎新時代,他擔任《人民導報》的記者、北一女中的音樂教師,在中山堂舉行音樂演唱會。他不再用殖民者的語言—日語寫作,認真學習華語,用中文創作小說,發表《故鄉的戰事》、《月光光》等作品。1947年 2月初發表第四篇中文小說《冬夜》,透露了他對戰後政經社會的失望和不滿,小說最後以「槍聲大作」結束。很不幸地,2月底就發生了「二二八事件」,陳儀的亂政和之後國民黨政府退守臺灣的戒嚴統治,逼使呂赫若和許多熱血青年走入地下抗爭行動。呂赫若在非法印刷出版品之後,與幾個同志遁逃到臺北縣(今新北市)的鹿窟山區持續抗爭。不幸,1950年在山村的黑夜中被毒蛇咬死,時年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