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常惠—現代民族音樂的力行者

作者:吳玲宜

許常惠—現代民族音樂的力行者 第一頁 許常惠—現代民族音樂的力行者 第二頁
許常惠—現代民族音樂的力行者 文:吳玲宜 許常惠(1929-2001),作曲家、音樂學家、音樂作家,也是出色的社會活動家;是現代音樂創作的先驅者,也是民族音樂採集的領航人。半個世紀以來,他在許多領域都扮演著無法取代的開創性角色,無疑是臺灣現代音樂發展的重要見證人。 無法預料的人生轉折 許常惠的音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雖然他在臺灣音樂之路尚稱順利,大學畢業後即進入臺灣省立交響樂團,又考取公費赴法國深造,堪稱臺灣小提琴的佼佼者。但如同「交響情人夢」劇中的千秋王子,雖然時空不同,到了法國真正的衝擊才開始。在法蘭克學院的第一堂課,就帶給他一個深深地重擊。在德李昂庫(Colette de Lioucount)所教授的小提琴班,學生大都是十來歲的青少年,年紀雖輕,但卻個個臥虎藏龍,他們都已拉過大部分重要的曲 許常惠/圖片來源 :聯合報 (轉授權自臺灣微庫 ) 目;26歲的許常惠在其中已屬高齡,但是技巧卻不如他們。每每下課後他都踏著沮喪的步伐回到宿舍,迷惘、思索著自己未來的音樂之路。有一次去買肉,肉販看他帶著琴,順口向他說:「來自東方的年輕人,來巴黎學小提琴啊!哪一天我們一起演奏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吧!」「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哇,我們把它當作嚴肅的演奏表演曲目,在法國卻當它如流行歌或民謠般的隨性自然演奏,肉販的話不純是開玩笑,而是和善的邀約。這對學小提琴的他不啻當頭棒喝,也讓他立志成為小提琴家的信心完全崩潰。原來成為什麼「家」的想法是多麼的理想化,音樂在法國是全民運動,不只肉販會拉琴,女工、廚師也一面工作、一面唱歌劇的旋律。這裡的音樂是活的,它會動、會跳、會舞,它會呼吸、會快樂、會難過,它是生活的一部分。 許常惠開始重新思考未來的新方向,他轉入巴黎大學隨夏野(Jacques Chailley)教授學習音樂史的三年,使他逐漸了解構成音樂作品的真正原理與音樂語言的合理演變。隨岳禮維(Andre Jolivier)教授私下學習作曲,並從梅湘(Olivier Messiaen)教授學習樂曲分析。許常惠開始尋求自己的音樂靈魂,從小提琴演奏轉至音樂史、理論作曲與民族音樂學的領域。 夏野教授常勉勵許常惠研究本國音樂史,因為大部分有關東方音樂的研究都出自西方人手筆,難免會以西方人的觀點去觀察;許常惠既然來自臺灣,又有現代音樂觀念與訓練,非常合適去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夏野教授的意見,對於日後許常惠的民族音樂學研究有極大的影響。 當年許常惠在國立藝專任教時,時常請外地學生到他臺北住家巷口吃牛肉麵。他對手頭較緊的學生表示儘管去吃,只要記他的帳即可。有一次結的帳特別多錢,幾乎花掉他整個月的薪水;事後才知道,原來是他的學生李泰祥帶著從臺東北上的雙親與家人,連續吃了好幾天的許老師牛肉麵。過不久,許常惠在藝專上課時,卻聽到學生在教室外高喊:「許老師,有人要送你禮物..。」他走出教室,看到李泰祥的雙親牽著一頭牛,對著他說:「老師,不好意思,我們全家吃了你那麼多牛肉麵,現在就送你這頭牛來答謝你啦..。」據說,這頭牛還真讓許常惠傷透腦筋,費了很大的功夫才將牛送走。博學而多才情的許常惠,總愛在吃飯時天南地北無所不談,他關心政治,也關心國家文化政策與藝術教育走向,在愉快的喝酒、談天中,學生常獲得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從學術殿堂走向鄉野之音 許常惠外在表現一派灑脫,但是他的實際作為都有細緻和嚴謹的一面。他從小到大的照片,都有條不紊地整理編號,細心保存;打開相簿,許常惠都能清楚的說出每一張照片背後的故事。他的書籍、紀念冊、剪報資料、節目單也都很有條理地整理保存,因為擔心遺失,朋友、學生要外借資料,他都不會輕易答應。這些寶貴資料已成為臺灣音樂第一手的重要史料。他當過總統顧問,因此過世後,這些資料捐給國史館,完整地保存著。 許常惠平常談話很少會引經據典地說大道理,即使是開會的正式場所,都聽不到他用「立志」、「理念」的口吻在講話。學校裡大部分學生並不把他當作嚴厲的老師,而是看成一個能談心的好朋友,或是閱歷豐富的長輩。在田野做音樂採集時,他絲毫沒有「學者專家」的架子,與民間藝人打成一片,大家都感受到他的溫暖和大氣。一直到現在,歌仔戲的陳冠華、廖瓊枝,客家民謠的賴碧霞,恆春民謠藝人陳達,原住民音樂的郭英男,他們的身影及歌聲,能刻印在大家的腦海中,都是許常惠點點滴滴挖寶而留下的,他的一生差不多就是一部臺灣現代音樂史的縮影。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故事不會有句點,因為臺灣的音樂將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