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水—「水牛群像」

作者:蘇振明

黃土水—「水牛群像」 第一頁 黃土水—「水牛群像」 第二頁
黃土水—「水牛群像」 文:蘇振明 再見《水牛群像》 走進臺北市立美術館,我習慣性會去看一件臺灣前輩雕塑家黃土水的傑作《水牛群像》。 面對這幅大浮雕(250×555cm),作品中香蕉樹下浮現了 5隻水牛和 3個村童的形影,讓觀賞作品的人不自覺地會想起臺灣戰前 30年代最美麗的農村印象;不管你的童年在鄉村或都市,作品中的人與動物、人與自然是如此親近、和樂。這就是所謂美麗之島的最佳詮釋。 勵志當雕塑家 1895年,也就是日本開始治理臺灣的那一年,黃土水誕生於臺北艋舺,父親黃能是從事人力車座製作的木匠。 童年的黃土水,經常遊走在艋舺龍山寺和大稻埕媽祖廟附近的佛像店。小小黃土水經常被雕刻佛像的雕刻師傅手藝所吸引,甚至撿一些剩餘的木料回家雕著玩。身為木匠孩子的黃土水,已經開始構思長大後的生涯角色,不應只是從事製造人力車的木匠。 17歲的黃土水,考取了日治時期「國語學校」的師範部(今臺北市立大學),在這所臺灣近代化美術教育的學校課程中接觸了圖畫課和手工課,並在課程中融入童年觀賞民間佛像雕刻的經驗,先後完成了《觀音》、《彌勒》、《李鐵拐》的木雕作品參加畢業展覽,榮獲了老師高度的褒獎。 1915年秋天,21歲的黃土水從基隆搭船前往東京,他隨身帶著 30公分高的《李鐵拐》和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以及國語學校校長的推薦書,進入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木雕部深造。他跟隨日本高村光雲雕刻大師,開始實踐雕塑藝術家的生涯角色。 從《番童》到《水牛群像》 1920年,黃土水從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畢業,同年他以《番童》入選日本第二屆「帝國美術院展覽會」(帝展),開創了臺籍美術家入選日本國家級美術展覽的先例,引發日本與臺灣報紙的大幅報導,讓他一夕成名,並鼓舞了陳澄波、廖繼春等人先後赴日學習美術和挑戰美術創作獎的動力。 《番童》作品的入選,不僅是黃土水雕塑成就的肯定,同時也是臺灣本土文化透過原住民題材躍登日本美術藝壇的創舉。《番童》作品取材於屏東排灣族,作品中的男童正悠閒地吹著竹笛,展現原住民村童肢體的健康美和文化意象。 1922年,黃土水從日本回臺探親,同時他也正在構思:代表臺灣人文意象的創作題材,除了原住民之外,還有哪些可能?於是他找到了充滿鄉土氣息的「水牛」。 為了深刻掌握水牛任勞任怨、刻苦耐勞的精神,他養了一頭水牛,日日觀察並速寫,甚至還到屠宰場利用牛骨頭翻製石膏模進行研究。此後 8年直到去世前,黃土水持續以水牛為題材,不停的創作,先後完成了《郊外》、《歸途》、《水牛群像》等代表作。臺灣水牛系列作品,建立了黃土水成熟的藝術風格,為他連續贏得日本「帝展」的光彩,同時也將故鄉臺灣的自然美與人文精神驕傲的展現於殖民國藝壇。 墜落的流星 除了象徵臺灣精神的水牛系列外,黃土水也擅長人物雕塑。 1919年的《甘露水》取材自民俗藝陣中的蛤仔精,藉以象徵臺灣女神的誕生。1927年接受臺北龍山寺委託創作《釋迦出山》,深刻展現佛陀釋迦悟道神像的本土化風貌。這兩件作品,在臺灣雕塑史上至今仍釋放出感人的人文光彩。 1930年 4月,黃土水全心投入《水牛群像》大浮雕的創作,並且企圖再度挑戰帝展。 12月初,由於持續性的過度勞累與延遲就醫,導致因盲腸破裂引發腹膜炎, 12月 21日病逝於東京,享年 35歲。 隔年( 1931年) 3月,黃土水的太太廖秋桂帶著他的骨灰回臺,臺灣各界在臺北為他舉行追悼會。 5月並在臺北總督府舊廳(今臺北中山堂)舉行「黃土水遺作展」,這 80件作品的展出,是黃土水難得且唯一在臺舉辦的作品發表會。 黃土水的最後遺作《水牛群像》浮雕,由於尺寸過大無法於遺作展中陳列,只展出作品照片。 1936年,黃夫人將《水牛群像》原作捐贈給政府,至今還陳列於臺北中山堂二樓。直到 1983年,文建會以《水牛群像》的石膏模翻成銅塑浮雕,並交給臺北、臺中、高雄三大公立美術館永久陳列,讓國人隨時有機會親近這件大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