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俊麟—臺灣流行歌傑出作詞人

作者:黃裕元

葉俊麟—臺灣流行歌傑出作詞人 第一頁 葉俊麟—臺灣流行歌傑出作詞人 第二頁
葉俊麟—臺灣流行歌傑出作詞人 文:黃裕元 出身港都的歌謠作詞人 1959年葉俊麟發表的臺語流行歌曲—《落大雨彼一日》,經過多年仍能感受到歌詞裡舊情依依、濃厚卻又收斂的情感。作詞者緊依著既有歌曲的音樂旋律,以原日文歌詞的題材再發揮情景,運用富有韻律的臺語聲韻,細膩描述一段舊情的思緒與情感。 葉俊麟當年信手拈來、常出現這些令人驚奇的作品,而且快筆橫生,於是成為 1960年代以來臺灣流行歌壇最重要的作詞人,為臺灣本土歌詩奠定底蘊。 葉俊麟(1921-1988)來自「港都」基隆。本名葉鴻卿,親友又常稱呼他偏名「應麟」,「俊麟」是 37歲踏入唱片業時才取的筆名。他成長於基隆火車站附近,家中開設「葉德昌布店」、家境小康,在公學校課業傑出之外,也在私塾受漢文教育,12歲就能寫詩詞,在寶公學校(今安樂國小)高等科畢業 後,在基隆當地的基隆商工專修學校(戰後改制為光隆家商)完成學業。商校畢業後,考取大商社「三井物產」,先後在幾家銀行擔任會計。 基隆是當時臺灣最重要的對外吞吐口,也是新文化傳遞的登陸點,這時第一代臺灣流行音樂開始風行,葉俊麟在家門前開個「煙格仔」賣香菸,常哼唱些臺語、日語歌謠自娛娛人。成家立業之餘,葉俊麟也發展對文學與歌謠創作的興趣,隨作曲家淺口一夫學習樂理,也寫舞臺劇本,參與基隆當地的新劇團演出。 1944年之後空襲波及基隆,葉俊麟寄住頂雙溪的妻家,在當地開設小吃店,1947年回到基隆收拾殘破家園,面對生活困頓,曾賣紅豆湯、開小餐館、雜貨店,與行船人、碼頭工人來往,親身經歷了底層社會生活。在這期間他開始嘗試詞曲創作,約 29歲左右(1950年)完成第一首個人詞曲作品《秋風落葉》,卻無由發表。 戰後百廢待舉,不過新銳詞曲作家人才輩出,隨著日後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巡迴演出業、電影業與本土唱片業逐漸復甦,到 1957年之後,本土娛樂盛行,這些新銳詞曲作家才有大展身手的舞臺。葉俊麟投稿作品被唱片公司採用後,1958年 37歲的他決定離開基隆,遷居臺北三重—當時北部唱片業的大本營,專職流行歌曲作詞,因為作品貼近社會情境又琅琅順口,即刻大受市場歡迎。 他主要是以日語歌曲填詞,參考日曲原意的主題,加入自身的創作理念,堅持保留臺語歌謠押韻的傳統—「湊句」,創作出貼近社會實況的歌詞。如《孤女的願望》寫的是少女孤身在臺北工作的心情,《臺北迎城隍》描寫神明遶境的熱鬧情景,靈活表現出他對生活情景經驗的觀察。他當年獨攬許多唱片公司的詞作,前後捧紅了洪一峰、吳晉淮、陳芬蘭、鄭日清、郭金發與四騎士等等歌手,也寫了不少電影劇本,參與亞洲、麗歌、臺聲、鐵金剛、海山等主力唱片公司的歌曲幕後工作。 作品量多傳唱風景感情 當年葉俊麟作詞可說是廢寢忘食,晚年他整理自己的作品,創作總數可能高達八千首。回想當年,常有歌手在家門口苦苦等候,為的就是待他新作脫稿,就能即刻錄製,還曾經自囚在旅館埋頭苦寫,筆墨未乾的劇本就送去搶拍電影。他創作事業最風光的階段,也是臺語流行歌鼎盛時期,他的才華與蓬勃的本土歌曲市場相應和,成就他在 葉俊麟完成寶島風情畫 36首的最後一首作品《澎湖之美》/葉煥琪先生提供 臺灣歌謠史上無可輕忽的重要性。葉俊麟諸多合作對象中,以「寶島歌王」洪一峰最具代表性。他們初入唱片業即結識,還一同改藝名,在三重租屋住樓上樓下,詞曲創作更是合作無間:《舊情綿綿》、《思慕的人》、《放浪人生》、《淡水暮色》等等歌曲,寫下臺語歌謠界的傳奇。當時唱片公司不愛採用本土創作的歌曲,因為新創作曲流傳效果也無法評估,寧可以日本當紅的流行歌填詞發表。在葉俊麟、洪一峰請託下,亞洲唱片破例發表一張本土創作歌曲唱片專輯,收錄了洪一峰、吳晉淮的創作歌曲,流行不亞於日曲臺唱,這些作品才終於為臺灣作曲界爭一口氣。葉俊麟曾說過,他最得意的作品就是《舊情綿綿》,當中自覺最精采的,是反覆再三的:「毋想伊」,表面上說是不去想、卻更顯難以脫身,濃厚而又壓抑的男性愛情觀,也呈現在《男兒哀歌》、《暗淡的月》等等作品裡,是他在臺灣歌謠領域最獨特的風格。另外,在《水車姑娘》、《流浪到臺北》、《田庄兄哥》等作品中,靈巧豐富的鄉村寫實,有趣的呈現當時城鄉間青年的心境。1980年代的作品《大船入港》、《鴛鴦酒杯》、《留戀啥路用》、《望呀望!等呀等!》,顯出他律動感十足的音韻和生動情節。邁入晚年後,葉俊麟仍勉力完成臺灣風景名勝的 36首歌謠,1995年完成全數詞曲,成為他獻給這片土地最後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