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瓊枝—第一苦旦

作者:李映慧

廖瓊枝—第一苦旦 第一頁 廖瓊枝—第一苦旦 第二頁
廖瓊枝—第一苦旦 文:李映慧 「進音社」旁的女孩 歌仔戲的一代藝人廖瓊枝(1935年出生)童年時清早沿街賣油條,接著又背著枝仔冰桶穿梭在巷弄間,即使走得口乾舌燥、兩腳酸痛,還是不敢稍事休息。唯一的慰藉是在「進音社」門口聽戲,這是她每天都會經過的一家歌仔戲園子,「進音社」聘請職業演員當老師教良家子弟學戲,常常引來好奇的孩子們在門廊下駐足傾聽,廖瓊枝就常跟一些小朋友看著、聽著門內戲班學員練唱的情形,臉上流露出羨慕的神情。 這年她 11歲,早已備嘗生活艱辛,父母親因門第懸殊無法結合,導致她一出生就成為私生女,只能與母親和窮苦的外公、外婆同住,母親在她 4歲時因船難身亡,幾年後外公過世,留下外婆和她兩人相依為命。為了分擔家計,年幼的她只能四處打零工賺錢,失去就學的機會。 廖瓊枝於《益春留傘》飾演益春/國立編譯館提供 這天她又駐足在「進音社」門口聽戲,裡面的老師看她有興趣便要教她,外婆以學戲太苦不肯答應,禁不住孫女苦苦哀求,才讓她白天在玻璃工廠打工、晚上去學戲。在老師們的教導下,廖瓊枝漸漸對戲曲熟練起來,不久就可以登臺擔任一些小角色。登臺演出就能獲得戲館贈送的一雙繡花鞋,對從小貧苦沒穿過好鞋的她而言,這真是日夜盼望的好機會,可惜登臺前夕,她卻在工廠被熱水燙傷雙腳而無法上臺,繡花鞋的美夢終究成空。 唱出人生的悲歡離合 最疼她的外婆因病逝世後,孑然一身的廖瓊枝為了過活,只好將自己賣給戲班,不幸又遭師娘虐待,最後受不了而逃走,輾轉換了幾個戲班。原來專攻武旦的廖瓊枝在前輩指點下改學苦旦,苦旦角色很討好但不好演,要琢磨內心戲,如果沒有足夠的人生歷練和演唱技巧,可能只是在臺上呼天搶地的哭號,卻感動不了臺下的觀眾。 或許是從小坎坷的際遇,對於劇中的角色,她都能貼切的唱出心中的悲情與無奈,好似直接化為劇中人一般。苦旦所唱的「哭調仔」和身段、唱腔、眼神、手勢,她都仔細揣摩體會,上臺演出時表達得準確無遺,慢慢的便以苦旦角色走紅。自小失學的廖瓊枝在成名後,經常拿著歌仔簿自修識字,潛心研究歌詞、唱腔,有了些心得後再加以潤飾改革,形成個人獨樹一幟的腔調。她的哭調聽來感人,在於音色和唱法上加入些許鼻音,使聲音顯現出無處話淒涼的悲苦,在換氣時以抽泣的頓挫,演出悲痛不能自己的情境,感染了周圍的人。 當時正是歌仔戲的黃金時期,廖瓊枝的演技唱工經過歲月磨鍊,達到爐火純青的階段,於是自組劇團四處演出,很受歡迎。有次在萬華龍山寺附近演出,第二天警察前來勸阻,說有人抗議唱戲的聲音影響安寧,要戲班停演,結果熱情的觀眾不肯罷休,居然眾人合力將戲臺扛到對街繼續演出。演戲演到讓觀眾為了看戲而扛戲臺,在歌仔戲界大為轟動,瞬間傳為美談。 表姐贈送的金牌項鍊 因緣際會之下廖瓊枝投入了歌仔戲的薪傳工作,從示範性演唱到自編教材、創作劇本,她再次發揮勤奮刻苦的毅力,逐步完成每一階段的工作,期間曾帶學生赴海外公演,獲得很大的迴響。在紐約幼獅藝文中心演出最後謝幕時,她的表姐走到臺前為她掛上一條金牌鍊子,這是早期戲迷對喜愛演員的肯定方式。歌仔戲風行的年代,戲迷往往先打好金牌,在演出中直接套上演員的脖子,大庭廣眾之下,觀眾和演員都獲得極大滿足。 回想年輕時為了養育子女赴紐約工作,而今舊地重遊,以國寶級藝人身分登臺演出,廖瓊枝回首前塵,感慨萬千。長期旅居紐約的表姐見她有今日的成就,不僅同感高興,更暗地裡準備好這份禮物,讓廖瓊枝感到無比的溫暖,知道內情的學生們看到這一幕無不熱淚盈眶。 「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在她積極奔走下成立,並全力投入教學工作,儘管年事已高,每天依舊行程滿滿,孜孜不倦的為歌仔戲的教育工作而努力,知足惜福的廖瓊枝認為歌仔戲是她前半生的生活依靠,養活了她和 4個子女,後半生歌仔戲卻豐富了她的生命,懷著向歌仔戲報恩的心情,她用心而認真的從事這份傳承的工作。她也是少數傳統藝術傑出藝人中獲得國家文藝獎殊榮者,並獲行政院文化獎、總統府二等景星勳章,以及在 2012年獲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名譽博士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