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雨賢—四、月、望、雨

作者:李映慧

鄧雨賢—四、月、望、雨 第一頁 鄧雨賢—四、月、望、雨 第二頁
鄧雨賢—四、月、望、雨 文:李映慧 才情洋溢的作曲家 當年,25歲的李臨秋將《望春風》歌詞,交給 27歲的鄧雨賢譜曲,沒想到這兩個年輕人的合作造成轟動,《望春風》迄今傳唱不輟,已經是臺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經典作品養分。李臨秋對文學有相當素養,精通詩詞和古典文學,歌詞靈感來自古 鄧雨賢紀念像/國家教育研究院提供 典小說西廂記中的兩句詩「隔牆花影動,疑似玉人來。」那是描述女主角崔鶯鶯月下等候張君瑞,那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作曲者鄧雨賢依照詞意譜出優雅動聽的旋律,描述出少女期待愛情的苦悶及見到意中人時內心的忐忑不安,將少女無法道出的心思表達得絲絲入扣,惹人愛憐。 鄧雨賢 1905年出生於日治時期,是龍潭客家人,家族是當地頗有名望的書香世家,他屬於「賢」字輩,雨字的取名由來,據說是出生時正逢下雨,父親便以「雨」字命名,取其滋潤萬物生長泉源之意。鄧雨賢也偏愛雨字,別號「曉雨」、筆名「夜雨」,而雨的詩情與浪漫,無意中與他的性格及事業上都相符合。3歲時因父親受聘北部學校擔任漢文教師而遷居臺北,15歲進入師範學校就讀,學會了演奏多種樂器,包括大提琴、小提琴、長笛、曼陀鈴、吉他等,更擅長鋼琴演奏。日後他的兒子描述父親生前使用過的琴譜,在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中,注滿了密密麻麻的音樂詮釋記號,依此推斷,其對鋼琴彈奏的熱愛不亞於今日音樂系主修鋼琴的學生。 進入古倫美亞唱片公司 從日本東京歌謠學院進修回來的鄧雨賢,經人介紹進入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擔任作曲專員並負責培訓歌手,也發表許多優良作品。當時唱片公司的老闆是日本人柏野正次郎,他認為藝術創作要跟人民的想法符合,唱片才會賣得好,所以要公司裡的作詞、作曲者去看看人民在做什麼,這雖是基於商業立場的考量,某部分卻跟鄧雨賢的想法不謀而合。 在一次綜合藝術座談會中,鄧雨賢提到他對流行音樂的看法,認為藝術家不應該只是為某一階層的人服務,應該跟民眾結合;而他在唱片公司創作流行歌曲,就是跟民眾接近的方便管道,他致力於寫出人民的心聲和喜怒哀樂。 鄧雨賢作曲時是相當專注的,這位身材高瘦、戴著眼鏡、雙眼炯炯有神的年輕人在拿到歌詞後,旋律隨即在他腦中浮現,口中不斷哼唱,即使進了廁所,也隨手在門上敲打節奏,妻子喚他吃飯也不應,最後在兒子的催促下才不情不願的走出來,上了餐桌拿起筷子不夾菜,卻忘情的敲起碗盤,這樣全神投入的精神,完成了許多至今依舊膾炙人口的歌謠,諸如簡稱「四、月、望、雨」的《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大名曲。 這些歌曲雖只是簡短樸實的柔美樂句或樂段的反覆,但聽了令人回味無窮,而且不分年齡都易學易唱,旋律充滿熱力與表現,讓人唱來感到優美含蓄、倍覺親切,這正是他作品的特色。這些難以忘懷的優美旋律,經過時間的考驗,不斷被演奏、演唱,流傳海內外,撫慰過多少海外遊子的思鄉情懷,融入了臺灣人民的情感。 芎林鄉的教育工作 鄧雨賢創作的流行歌曲雖風靡全臺,大受歡迎,但那時中日戰爭日趨激烈,日本政府為了執行軍國主義,將《雨夜花》及《月夜愁》重填日文歌詞,改成了《名譽的軍伕》和《軍伕之妻》;加上在「皇民化運動」壓迫下,他無奈的配合寫出歌曲,這些歌看似帶給被送往海外的軍伕精神上的慰藉,實際上是將自己同胞送上戰場當炮灰的工具,這些事情都使他心情鬱悶而沉重。 不久他便辭去唱片公司的工作,與妻子來到芎林鄉公學校任教,負責音樂教學及民教班主任的工作,只要與學校有關的音樂活動都由他指導兼指揮,並參與社區遊藝活動,在竹東交響樂團活動中更發揮擅長多種樂器的長才。期間鄧雨賢仍繼續作曲,每有新作問世,就問問身邊好友的意見,若說好就留下,說不好就再修改,為芎林鄉音樂教育史增添豐富多采的一頁。 1944年 6月,他受友人之邀赴宴,歸途因酒醉突發病症不支倒地,旋後於竹東長春醫院與世長辭,以39歲之齡英年早逝。留下雋永動人的歌謠作品給予後人無限的追思與懷念,近年來,老唱片復刻重現,鄧雨賢曾被埋沒的歌曲又重現光明,讓後人挖掘、認識,演唱他更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