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肇政—靈潭畔的筆耕者
作者:蔡永強
鍾肇政—靈潭畔的筆耕者
文:蔡永強
臺灣文學的長河
論及臺灣文學作家,創作數量之豐沛,鍾肇政是其中佼佼者之一。自西元 1951年第一篇文章〈婚後〉發表於《自由談》後,鍾肇政的筆即未曾停歇,孜孜矻矻地在臺灣文學的領地上勤耕不輟。中學時代接受日本教育的他,在戰後開始學習使用中文創作,初期雖自嘲為退稿專家,但終能克服將日文轉換為中文的艱困,以流暢而帶鄉土情感的筆調成為知名的作家。
鍾肇政除了以這樣堅毅的文學精神令人感佩之外,他更令人敬佩的,則是將一生奉獻給臺灣文學的使命感。他認為藝術創作離不開人們所踩踏的地土,所以「鄉土文學」永久有它存在的價值與根據。他的長篇小說創作始於 1960年《魯冰花》的出版,其後,《濁流三部曲》的創作更奠定了他在大河小說的地位,在這些作品裡,那風土、那人情是何等熟悉,那正是屬於你我臺灣人的歡笑與淚水,鍾肇政的文字就如蜿蜒長河,源源的灌澆在臺灣文學的土地。
鍾肇政,1925年生於桃園縣龍潭鄉(今桃園市龍潭區)九座寮祖屋,雖曾隨父親短暫遷居臺北市,不過中學前的童年生活幾乎都是在鄉下的客家庄度過,因此其為數不少的作品都可見到濃厚的客家情調。1937年畢業於龍潭公學校,升學考試不幸落敗,然而日人校長之子成績雖遜於己,卻因身分不同而上榜,這讓他意識到日、臺之不平等。1938年入學淡江中學,皇民化教育與日籍教員的無理對待,致生對異族殖民、民族家國之思索,成為日後作品《八角塔下》的張本。1944年入學彰化青年師範學校,經由好友沈君的引介,開始大量閱讀西洋文學作品,這些世界名著在默默中告訴了鍾肇政:人生是什麼,人又是什麼。
發起《文友通訊》
50年代臺灣的文壇為「反共」、「戰鬥」文學所主導,創作者也多為外省籍的遷臺作家。不過在這段期間仍有廖清秀、李榮春、鍾理和等臺灣文學作家獲得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的獎項,這讓鍾肇政覺得振奮,他認為新生一代的臺灣作家已然出現,臺灣文學有了這些人定有新局出現。鍾肇政期許自己能扮演他們之間的橋梁,希冀能聯合這群志同道合的文友,共同為臺灣文學盡心力,1957年《文友通訊》就在此一狀況下呱呱墮地。藉由這份通訊,臺灣文學作家們輪閱及評論彼此作品,進而不定期聚會,凝聚創作的力量。鍾肇政在第一次的通訊裡就
直言:我們是臺灣新文學的開拓者,將來臺灣文學能否在世界文壇上占一席之地,為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深耕臺灣文學
1964年吳濁流創辦《臺灣文藝》,為扎根臺灣文學而努力,是連鍾肇政也萌生為臺灣文學作家編纂文學總集的念頭。1965年,鍾肇政所編輯的《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10冊由文壇社出版,同年《臺灣省青年作家叢書》10冊也由幼獅書店出版,雖然囿於當年的政治氛圍,兩套叢書最終未能以鍾肇政所定的《臺灣作家作品叢書》、《臺灣青年文學叢書》名稱發行,但鍾肇政當年為臺灣文學敢於付出的勇氣,著實令人感佩。1976年 10月吳濁流病逝,《臺灣文藝》的重責由鍾肇政接續扛下,直至 1982年才由他人接手,這段期間《臺灣文藝》虧損連連,但鍾肇政與其子鍾延豪卻仍十分投入,為臺灣的文藝創作保有一方園地。
江河萬古流
1999年,桃園縣立文化中心(今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鍾肇政全集,多達 22冊,《濁流三部曲》、《臺灣人三部曲》、《高山組曲》..每一字、每一句、每一頁都是臺灣人的心聲。鍾肇政無疑的是流經臺灣文學田地的那條長河,滋養了茁壯中的臺灣文學根苗。
知識加油站
鍾肇政創作屢獲大獎肯定,獲得的重要文學性獎項有臺北市西區扶輪社文學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小說創作獎、教育部文學創作獎、嘉新小說獎、吳三連文藝獎、臺美獎、鹽分地帶文藝營文學貢獻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文學臺灣基金會臺灣文學獎、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牛津獎..,鍾肇政在臺灣文學上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