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祿—深耕臺灣布袋戲

作者:陳龍廷

李天祿—深耕臺灣布袋戲 第一頁 李天祿—深耕臺灣布袋戲 第二頁 李天祿—深耕臺灣布袋戲 第三頁
李天祿—深耕臺灣布袋戲 文:陳龍廷 掌上乾坤 終生不悔 1910年出生於臺北的李天祿,父親為「華陽臺」布袋戲劇團團長許金木,外號夢冬仔。許金木後來入贅李家,生下長子從母姓,而為李天祿。1929年入贅臺北市大龍峒老師府的陳家,娶「樂花園」布袋戲班班主陳阿來的女兒陳茶為妻,長子陳錫煌從母姓,次子李傳燦跟著李姓。1942年加入「英美擊滅催進隊」,二度進入石碇山區演皇民化布袋戲。1950年擔任中央黨部第四組宣傳隊長,與沈昌煥隨「文化列車」到全省巡迴公演。1952年「亦宛然」參加全省的布袋戲比賽,連續二十多年奪得北區冠軍。李天祿客串數部電影演出,包括:《戀戀風塵》(1986)、《悲情城市》(1989)、《戲夢人生》(1993)、《一隻鳥仔哮啾啾》(1997)。 亦宛然布袋戲團主李天祿演出「勸世戒毒」掌中戲/圖片來源 :聯合報 (轉授權自臺灣微庫 ) 李天祿在臺灣文化史上的意義是複雜而多元的,有人想起他以布袋戲而榮獲民族藝師的頭銜,也有人聯想起他在電影裡扮演的角色,或是有人直接想到他訓練小學生演布袋戲的薪傳。是的,他不僅是布袋戲大師、電影演員、傳承傳統技藝的藝師,李天祿還是臺灣第一個將布袋戲搬上電視螢幕的人。早在 1961年,也就是臺灣電視公司成立前一年,他就受邀在新公園試播演出《復楚宮》。1962年臺視正式成立,他開始搬演電視布袋戲《三國誌》。那時的臺灣都還未出現《雲州大儒俠》,更沒有所謂的霹靂布袋戲。 私底下我們所看到的李天祿,是很坦率的。臺北的夏天很熱,他經常上半身打赤膊坐在客廳。當年我到士林後港里拜訪他,將 1955年他在臺北環球戲院、雙連戲院上演布袋戲的廣告宣傳品影印給他。這些戲院早都已經拆除另蓋大樓,如果不是老臺北人早已完全沒有記憶了,更何況是年輕人。李天祿對於這些他真實生命所經歷過的東西,重新被發掘,顯得很興奮。 李天錄曾經跟排戲先生吳天來攜手合作,創造出《四傑傳》。吳天來後來也為新興閣第二團的鍾任壁創造出《大俠百草翁》、《斯文怪客》,為進興閣廖英啟創造出《六元老和尚》,為小西園許王創造《龍頭金刀俠》,以及為寶五洲鄭壹雄創造《一代琴王和平傳》等金剛戲。《四傑傳》可能是臺灣第一齣金剛戲。 金剛戲這個詞彙,最晚在 1966年已經存在,後來被廣為人誤解為「金光戲」。李天祿很明確指出這種戲劇型態與少林寺故事有關。少林寺系列兩位武功最厲害的人物星圓長老、赤眉道人,具備了「金剛之氣」或「金剛內功之氣」,後來布袋戲創作者不斷據此延伸出「金剛體」或「達摩鐵金剛」。這種戲劇的鋪陳不僅要能夠安排恩怨情仇,還必須將看似無理,最後解釋成有理。 走過低潮浴火重生 1974年,黃俊雄的史豔文布袋戲被臺灣電視公司停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推行國語政策,束縛了臺語節目的播出,連帶的也影響到布袋戲在電視臺和戲院生存的空間。環境的不利,布袋戲藝人逐漸淡出舞臺,或轉行經商、或淪為勞工、或夜市擺攤,而戲院也幾乎全面沒落。最後布袋戲劇團演出的機會,就剩下為慶祝神明生日,或謝神演出的「民戲」,也就是俗稱的「野臺戲」。面對這個困境,1977年李天祿在臺北溪洲底社子的土地公廟演出之後,正式宣布解散「亦宛然」,所有的戲棚、尪仔全部封箱。 在社會崇尚向前看,追求科技進步的年代,李天祿因緣際會藉著外國收藏家的推崇,讓布袋戲重新被認識。臺灣人對於自己的文化是缺乏信心的,1987年李天祿應邀到法國巴黎參觀訪問,而他的法國徒弟也成立了「小宛然」。經過媒體的爭相報導,突然之間,好像在臺灣不是很被看得起的布袋戲,竟然因為法國人怪腔怪調而重新被重視。這對當年處於低迷的布袋戲可說打了一劑強心針,使得長期被壓抑的臺灣傳統戲曲藝術突然找到存活下去的理由。 布袋戲作為表演藝術,其實是相當易學難精。任何人都可以拿起戲偶肆意地把玩兩下,好像就可以上台表演似的。然而如何讓木頭雕刻的戲偶具有宛如真人的生命,一旦受傷時也會疼痛,悲傷時也會掉下眼淚,確實是很重要的課題。布袋戲班名無論是「宛若真」,或李天祿的「亦宛然」,代表的就是這種永恆藝術的追求。李天祿帶動的復古風,可以說是對於當下臺灣惡劣表演環境的反省。一般的野臺戲大多應付了事,既然已經失去觀眾,表演隨隨便便好像也無法苛責。最後的惡性循環就是,布袋戲不僅失去舞臺,也失去觀眾而備受詬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重新讓削價競爭而浮濫的布袋戲,重新找回藝術的尊嚴,同時也讓我們重新重視戲偶的操縱功夫,以及戲曲音樂的美感意義。 李天祿保留了傳統布袋戲的優雅與精確,還有以京劇唱腔演出的外江戲。臺灣民間曲館習慣將京劇稱呼「外江仔戲」,而以京劇後場為主的布袋戲,也就被稱為「外江戲」。這種風格的布袋戲,可以說是日治時代北臺灣的流行。當年新莊布袋戲的主演幾乎都曾加入在地的曲館「西園軒」,而且也逐漸吸收京劇的劇本與音樂。戰後的李天祿曾經是京劇的票友 夠在布袋戲表演當中演唱幾段唱腔,如鳳毛麟角。 只有找回自己藝術尊嚴的表演,也才能夠贏回觀眾。李天祿將我們推向回歸傳統的途徑,一種向後看的觀點。這種觀點 並非只是沉戀過去的時光歲月而已,而是重新審視臺灣布袋戲發展歷程,更重要的應該隨時轉過來向前看,為布袋戲再一次的出發而準備吧! 知識加油站 傳統布袋戲 傳統布袋戲,是來自人與戲偶的緊密結合。布袋戲後場有許多演員,其中最重要的一位,稱為「主演」。他是整齣布袋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必須努力充實自己的臺語文能力,也經常參與「子弟館」學習後場音樂以及戲曲表演。臺灣北部布袋戲後場音樂最早曾經是「白字仔」為主,日治時代開始結合當時最流行的京戲後場,即一般俗稱的「外江仔」。至今可找到 1930年代這類布袋戲表演灌錄的蟲膠唱片,是新莊「宛若真」。戰後李天祿的「亦宛然」,代表對於這種戲曲表演形式的永恆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