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臥虎藏龍的電影人生
作者:滕兆鏘
李安—臥虎藏龍的電影人生
文:滕兆鏘
李安(Ang Lee, 1954-),一個全世界電影圈家喻戶曉的名字,至今執導 14部影片並且獲獎無數,包括: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五屆金球獎、兩屆柏林影展最佳影片
李安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臺灣微庫提供
「金熊獎」,更於 2018年榮獲美國導演工會的年度終身成就獎。然而行事低調,處事謙沖和善的李安,是一個很不一樣的導演。他對電影充滿熱誠,更勇於創新與挑戰,即便已經是個國際大導演的身分,依然保有一顆純真與謙虛待人的心,這也讓他廣受大家的敬重。
平凡少年的電影夢
李安出生於純樸的屏東潮州,父親李昇從江西德安搭乘「永安號」輪船輾轉來到臺灣,這也是李安名字的由來。少年時期的李安是個溫和、靦腆的人,高中時就讀臺南一中,但是對讀書不太感興趣,卻獨獨對電影情有獨鍾,也夢想著有朝一日能成為電影人。然而身為中學校長的父親對兒子的電影夢非常反對,認為電影導演根本不能算是個正當的工作。李安在大學聯考落榜了兩次,後來好不容易通過三專考試,進入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影視科就讀,他在這所學校開啟了對電影藝術的追尋。李安在藝專的求學生活裡,演出了十多齣戲劇,還自編自導許多齣舞臺劇,更曾獲得大專話劇比賽的最佳男主角。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
畢業後的李安決定先服兵役,役畢之後就順著父親希望他成為一名教授的心願,遠赴美國中西部的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戲劇系就讀,並在取得學士學位之後,轉往紐約大學的電影製作研究所繼續深造。雖然李安在就讀研究所期間,完成了榮獲臺灣金穗獎最佳導演獎的短片《蔭涼湖畔》,畢業作品《分界線》也為他贏得紐約大學影展的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影片獎。李安原本以為電影的路可以順遂地走下去,但是這之後的 6年,李安不斷地寫劇本,不斷地找片商,卻不斷地被拒絕,最痛苦的是曾經拿著一個劇本,兩個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對別人的白眼。這段期間的李安充滿了無力感,甚至差點得了憂鬱症,然而這 6年間不斷的創作與煎熬,讓他從編劇裡學到劇情長片的運作,在片商的不斷拒絕的過程中,更讓他學到了對於電影市場的概念。
經過了 6年的蟄伏,李安終於創作了探討現代家庭倫理與中西文化差異的《推手》,以及描述同性戀議題的《囍宴》,這兩部劇本都獲得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的優良電視劇本獎的肯定,其中《推手》更成了李安正式展開電影導演生涯的轉捩點,這部片在第 28屆金馬獎入圍了 9項大獎。《囍宴》更贏得德國柏林影展金熊獎,也入圍金球獎和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獎。
世界上最不酷的偉大導演
隨著《囍宴》在各大影展受到好評之後,李安漸漸打開國際知名度。他在 1995年執導的《理性與感性》,以一個臺灣導演跨足英國古典電影,外界莫不好奇他會如何詮釋,殊不知他早已專心研讀英國文學達半年之久,做了充足的研究與準備,電影完成之後也受到各界矚目。2000年的《臥虎藏龍》更將李安推上了奧斯卡舞臺,這部中國傳統武俠電影除了獲得第 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殊榮,更成為美國歷史上票房最高的外語片,也興起了西方人的武俠電影熱。但是李安並不畫地自限,毅然選擇突破自己的慣性與舒適圈,接下來的《綠巨人浩克》、《斷背山》、《色.戒》、和《胡士托風波》,每一部電影的風格都截然不同,卻同樣以細緻的敘事深入人心並以人性的探討發人深省。美國網站的電影專欄甚至以「世界上最不酷的偉大導演」來形容李安,因為他的電影不求驚世駭俗、激情炫技,而是透過鏡頭娓娓道出看似平凡卻不凡的人生。
有人曾問李安為什麼不多拍一些臺灣片,他回答:「我是臺灣人,不管在哪拍的都是臺灣片。」他也期許自己永遠是一個電影系的學生,而世界就是他的學校。李安在 2012年執導《少年 PI的奇幻漂流》時,選擇回到臺灣拍攝特效場景,與臺灣的電影工作團隊合作,也讓臺灣被全世界看見。投入電影生涯的前半段,李安堅守自己心中的信念與夢想,耐心等待,終於等到嶄露頭角的機會,並以他純真好奇的心,跨越文化與種族的創作力量,在世界電影歷史上留下傳奇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