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居、吳三連—為臺灣發聲的報人

作者:林柏維

李萬居、吳三連—為臺灣發聲的報人 第一頁 李萬居、吳三連—為臺灣發聲的報人 第二頁
李萬居、吳三連—為臺灣發聲的報人 文:林柏維 社會的民主現象,表現在媒體的多元化與自由化,相對的,單一的、獨占的媒體操控,就是專制獨裁社會的表徵。百年來的臺灣,從日本殖民統治跨越到戰後的黨國體制、再到民主政治的社會,歷史發展的過程,正是媒體從單一的報紙操控,到媒體統合管制,進展到媒體開放、文化多元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裡,敢於向專制者、威權者挑戰,無疑需要過人的勇氣與毅力,李萬居與吳三連承先啟後,正是這樣的典範人物。 臺灣新民報 1920年代,臺灣的社會菁英「為啟發島民和獲得同志」,創刊了「新民會」的機關雜誌《臺灣青年》,繼之為《臺灣》,1923年,《臺灣民報》在日本創刊,直到 1932年,才獲准在臺灣發行日報,是當時「臺灣人唯一之喉舌」,大力推動臺議會設 李萬居(圖左)在省議會擔任議員達 22年/臺灣微庫提供 置運動,並且成為「臺灣文化協會」從事社會運動的號角。然而隨著戰爭的來臨,在 1944年被迫與另外 5家報紙合併為《臺灣新報》;戰後,《臺灣新報》被政府接收,改名為《臺灣新生報》,由在重慶創辦《臺灣民聲報》、鼓吹臺灣革命的李萬居擔任社長。 這樣的轉折,並沒有磨損掉這份報紙敢言的反抗精神。 盡瘁一生為自由 戰後的臺灣,言論自由彷彿也得到解放,蘇新、陳逸松辦《政經報》,再和宋斐如辦《人民導報》,王添燈、蔡子民、蕭友三創刊《自由報》,對社會亂象大力抨擊,加上李萬居《臺灣新生報》的耿介直言,都不能見容於當道。 於是,李萬居自創《公論報》,成為戰後臺灣民間第一家獨立報紙,主張「民主、自由與進步」立論公正、報導詳實;身兼省議員的他,更且大力鼓吹民主政治,主張:軍隊國家化、司法獨立、解除戒嚴,保障言論及出版自由、省長民選、全面地方自治、落實政黨政治,這些主張,都要等到 40年以後才得以實現。李萬居除了鼓吹民主政治,更以具體行動,於 1957年組織地方自治研究會;並於 1960年,和雷震、吳三連等人,籌組中國民主黨,但不幸的,都被政府當局所禁,《公論報》也被迫停刊。在 1920年代就已積極參與臺灣文化協會的吳三連,是第 一位《每日新聞》的臺灣人記者,任職《臺灣新民報》東京支局長時,因反對臺灣總督的米穀管理案,被拘捕及強迫離職。戰後,吳三連從天津返鄉,獲選為國大代表、臺北市長,疾民所苦的他,卻寧為省議員,為民喉舌。在報禁政策下,他嘗試接手《公論報》, 不成,於是受邀經營《自立晚報》,堅持無黨無派的辦報立場,在當時的輿論界獨樹一幟,隱然是《臺灣民報》、《公論報》的再生。 1970年代,臺灣「黨外」運動勃興,1979年,發生了「美麗島事件」,在威權統治的肅殺氣氛下,眾多媒體裡,《自立晚報》秉持媒體良心,敢於忠實報導,默默播撒民主的種子,展現的正是吳三連的人格與風格。 吳三連(圖中)/圖片來源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轉授權自臺灣微庫 ) 在被禁聲的年代,媒體反而更應負起社會啟蒙的責任,然而,面對專制的統治者,要敢於揭露社會真貌、針貶時政、提出議論、為所當為,實非易事;然而,李萬居、吳三連就是這樣的人,他們承先啟後,雖千萬人吾往矣。媒體的社會責任與道德良心,促使他們成為真正的「民意代表」,在晦暗的年代,用生命點燃了民主的燈火。 知識加油站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於1921 年,由林獻堂領導,蔣渭水、蔡培火接續推動議會、文化啟蒙、青年、婦女、勞工、農民、文學、戲劇等運動,網羅了臺灣的知識菁英,對當時以及後來的歷史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臺灣民報》從創刊到被迫併刊為《臺灣新報》,林呈祿長期擔任總編輯一職,對臺灣統治當局的施政,不時提出批判,並大量報導文化協會的各種活動,揭露下層社會的悲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