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婞淳—舉重若輕的世界級臺灣女力

作者:王韶君

郭婞淳—舉重若輕的世界級臺灣女力 第一頁 郭婞淳—舉重若輕的世界級臺灣女力 第二頁
郭婞淳—舉重若輕的世界級臺灣女力 文:王韶君 一位來自臺東阿美族的女力,在國中時期開始接受各項體育訓練,正式踏入舉重界成為女性舉重運動員之後,自 2010年起,陸續參與國內外運動賽事,並獲獎無數:2013年,在亞洲舉重錦標賽中獲得金牌 成績;2019,在亞洲舉重錦標賽中,雖負傷參賽,卻仍獲得 3面金牌,成為臺灣運動員參與國際賽事的美談。為了 2020年東京舉行的世界奧運在做最充足的準備,這位臺灣女力,她的名字叫郭婞淳(1993年生)。 踏入舉重界的機緣 郭婞淳在單親家庭、隔代教養的環境下成長,幼時的生活並不富裕,甚至因繳不起房租而住過工寮、寄宿過親戚家。郭婞淳自小就好動,接觸過柔道、足球、籃球、田徑等各種運動, 郭婞淳在臺北世大運女子 58公斤級摘金/圖片來源 :聯合報 (轉授權自臺灣微庫 ) 對她而言,運動不僅可以抒發心靈,加上有同儕、隊友的相伴,使她年少時期的生活並不孤單,不因家庭因素而感到自卑,更朝正向的人生道路前進。 由於,郭婞淳在國中時期嘗試了各種運動項目,最後,選擇舉重作為運動家生涯的發展重心。郭婞淳回想之所以選擇舉重作為職涯目標,是因為一場機緣。在國三那一年的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她為四百公尺接力賽做足準備,卻在比賽中發生接棒失誤的意外。然而,隔天的舉重比賽,她未預做練習,卻因此獲得金牌,這場機緣,讓她相信是上天的安排,因此決心進入舉重界。 「相信所有的挫折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在運動生涯中,雖有金牌的榮耀加身,不過,郭婞淳其實在過程中亦遭遇過不少挫折,不論是訓練過程中的停滯,甚至是 2014年,在仁川亞洲運動會集訓時,雙腿不慎遭 140公斤的槓鈴壓傷的事故,那次的受傷,對當時即將參賽的郭婞淳而言,真是莫大的打擊!幸好,在家人、教練、親友的陪伴、鼓勵下,經過一年的休養,終於再回到臺東進行移地訓練,心情上有家人的全力支持,平時也有教練的專門訓練,加上對自己的信心,那次意外的傷害,反而轉化成更堅強的力量,也內化成感恩的心。 盡己之力助人,做喜歡的事:閱讀、彈鋼琴 自從開始參加比賽,郭婞淳獲獎無數,但是,真正讓臺灣人感受到她的溫暖,是來自她在 2016年,將參加巴西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所得的獎金,捐助給偏遠地區救護車的義舉,讓人感受到她的無私與奉獻。此外,每一年,她也捐助十萬元獎助金給母校臺東體中舉重隊,鼓勵學弟妹努力練習、勇敢追夢。 郭婞淳自國中開始,就靠著參加體育比賽和原住民的獎助金支付學費,從未向家裡拿錢,升上高中後,因為成績開始轉好,因而申請到更多獎助金。她非常了解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比賽,獲得獎金的成就感與重要性,既可維持自己的生活,也可以供應全家的生活,現在,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 平時,除了舉重訓練,郭婞淳也喜歡閱讀勵志類的書籍,以及彈鋼琴。閱讀的習慣來自國中時期教練鼓勵他們讀自己喜歡的書,郭婞淳認為閱讀也可以幫助養成個人的態度,更有助於自己的思考和表達。至於鋼琴,則是因為覺得琴聲很美,所以主動向教練提起想學琴,更買了一架鋼琴放在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對郭婞淳來說,練琴是一種放鬆,學會彈曲子,即使只是一首很簡單的曲子,都可以有成就感,也可以抒發心情、釋放壓力。 「人生不只是贏得比賽」 被封為「舉重女神」的郭婞淳 2019年 9月在泰國芭達雅 舉辦的世界舉重錦標獲得兩面金牌,並全力朝更高的目標拼戰奮進。 家庭情感的支持一直是郭婞淳最重要的動力來源。以前,開始練習舉重的原因,主要是為了想要幫忙賺錢,改善家庭經濟,但是,並未想過參加奧運比賽。一直到了高一那一年,參加了亞洲青少年舉重錦標賽,取得銀牌的成績,那時,因為教練告訴郭婞淳,她未來有機會參加奧運,從那時候開始,她才開始做著參與奧運的夢想,一路走來,她很清楚自己的目標,就是參加奧運,爭取更好的成績。郭婞淳對自己的運動員目標很清楚、堅定,同時,也時時心懷感激,她認為比賽要重視的不只是成績,還有過程中那些對自己伸出援手的每個人。